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禅的境界

问师 什么是——禅? 师说:久坐必有禅 追寻——禅 也许就是静坐的缘起 久坐,久坐 也不知坐了多久 烦躁的内心 渐渐变的平静 黑暗里的蹒跚 也变的光明而坚定 世界开始很大,很大 在没有边际的宇宙里 —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问东答西

静坐对于环境有什么要求吗? 静坐时的周边环境一定要安静、不嘈杂,空气要流通,但不能有气流感。温度要适宜,温度过低会消耗身体能量,过高则内气外散,一般来说温度在18-28°,较为适宜。 怎样安排静坐的时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天人合一

经过了“百日筑基”以后,身体各部位的机能也都得到了调整和优化,静坐中的“八触”反应也通过及时的处理逐渐消除。静坐带来佳境才会真正开始,接下来要出现的就是天人合一。 什么是天人合一?什么是“天”?“天”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初禅八触

经过了“过三关”、“斩二魔”以后,静坐开始渐入佳境,周身气机变得充实、活跃,此时就会出现两种走向,一种是真气能量充实后,身心由松静,再到静定,然后是定而生慧;另一个走向是,由于体质的原因,身体邪浊之气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斩二魔

在静坐的入门阶段,经过了调整体态,调整呼吸,开始静坐以后,很快就会出现两大困扰,就是昏沉和散乱这两大魔障,这是静坐过程的必由之径,能够突破这两大魔障,才能进入静定状态。 昏沉,就是在静坐的过程中,身体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静坐入门:过三关

静坐第一关:调身。 调身,就是在静坐时,需要什么样的身形体态,这是非常重要的,从“形气相依论”的角度来看,身正则气正,形正则气和。那么,身形体态怎样才是“正”呢? 首先,什么样的坐姿最合适?在静坐入门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丹道探微:理不圆通 莫论修真

在道家的上乘修炼中自古就有“理不圆通,莫论修真”的说法,被称为万古丹经王的《周易参同契》,整篇都是在用易学思维和术语阐发丹道修炼的机理、方法和流程。由于丹道修炼其主要目标是对“神”的烹炼,在这个过程中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生命探奥:“松果体”的妙用

“松果体”的一些特殊功能的发现,来自于现代解剖学的发展,现代医学在解剖过程中,发现在人的左右大脑之间,从百会穴往下,靠近丘脑的位置,有一个松树果仁形状的结构,进一步研究发现它上面有退化的视网膜,这个结...
阅读全文
命理阐微

风水玄微:“博士村”背后的秘密

晋代郭璞所撰的《葬书》中:“《经》曰:土形气行,物因以生”又云:“地有吉气,土随而起”,这是比较早的有关形与气关系的论述。古代先哲在后来更进一步指出了理、气、形之间的作用关系:即“理寓于气,气囿于形,...
阅读全文
生命阐微

怎样遥祭远方的亲人?

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,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 杜牧的一首小诗道出了,清明时节人们失去亲人的悲凉,和对去世亲人的愁思,逝者虽然已逝,但世人总难隔断这份血脉牵连的思念。每年的清明,很多...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