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导读」六元:指风、火、湿、热、燥、寒六种气候变化的本元,也就是主岁的六气;正,即政,为作用;纪,为记录。本篇阐述了五运六气的推演方法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体现了古代中医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。主要记录了在六十年内,六气在司天、在泉、五运主岁时的气象、物候、灾异变化规律,其中包含五运同化、六气十二变规律,以及胜复、郁发等病理机制,并阐释了天符、岁会等运气理论。
黄帝问曰:六化六变,胜复淫治,甘苦辛咸酸淡先后,余知之矣。夫五运之化,或从五气,或逆天气,或从天气而逆地气,或从地气而逆天气,或相得,或不相得,余未能明其事,欲通天之纪,从地之理,和其运,调其化,使上下合德,无相夺伦,天地升降,不失其宜,五运宣行,勿乖其政,调之正味,从逆奈何?
黄帝问到:六气的变化,有克制、有反克,有异常、有正常,性味也有浓淡的不同,我已经明白了。五运所化之气,有的依从司天之气,有的逆克司天之气,有的依从司天之气而逆克在泉之气,有的依从在泉之气而逆克司天之气,有的相互生助,有的相互克制,我没有明白五运与六气之间的错综关系,想要弄通天运的法度,依从地理形势,调和天地运化,使司天之气与在泉之气协同和睦,不相互制约,使天地气机升降自然,和谐而有序。五运之气广布,不背离正常规律,应用五味进行调理,对于逆从需要怎样把握?
岐伯稽首再拜对曰:昭乎哉问也!此天地之纲纪,变化之渊源,非圣帝熟能穷其至理欤!臣虽不敏,请陈其道,令终不灭,久而不易。
岐伯叩首再拜,回答说:很明确的问题啊。这是天地的纲纪,变化的渊源,不是圣明的帝王,谁能探究其中的道理。我虽然不聪明,请让我陈述一下其中的道理,使这些道理永远不会毁灭,永远也不改变。
帝曰:愿夫子推而次之,从其类序,分其部主,别其宗司,昭其气数,明其正化,可得闻乎?
黄帝说:希望先生逐步推导,依据五运六气的类别和次序,说明六气主管的地理位置,怎样辩别司天气机主辅,明确太过与不及,以及五运六气的化合,可以听您讲一下吗?
岐伯曰:先立其年,以明其气,金木水火土运行之数,寒暑燥湿风火临御之化,则天道可见,民气可调,阴阳卷舒近而无惑,数之可数者,请遂言之。
岐伯说:先依据流年干支,确定为客气的司天、在泉之气,以及为主气的地理六气的分布,然后评判金木水火土在一年中的旺衰,以及寒暑燥湿风火六气加临后的变化,这样自然规律即可清晰可见,民众的身体可以调理,对阴阳盛衰的把握准确而无疑惑,能够用数理进行推导这些理论,请允许我详尽阐述吧。
帝曰:太阳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太阳寒水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曰:辰戌之纪也。
岐伯说:太阳寒水,主宰辰、戌为地支的年份,阳干支流年为运气太过。
太阳、太角、太阴、壬辰、壬戌。其运风,其化鸣紊启拆,其变振拉摧拔,其病眩掉目瞑。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。
壬辰、壬戌流年,为木运主宰。太阳寒水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木运为中气,太阴湿土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木气太过又逢司天寒水生助,风气必然盛行,万物生机勃发,重则暴风骤起,发病为头晕眼花、走路不稳。在五步推运中,木运太过为太角上临太角,少徵上临少徵,太宫上临太宫,少商上临少商,太羽上临太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阳、太徵、太阴、戊辰、戊戌,同正徵。其运热,其化喧暑郁燠,其变炎烈沸腾,其病热郁。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。
戊辰、戊戌流年,为火运主宰。太阳寒水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火运为中气,太阴湿土为在泉之气,司天寒水克制火运太过,致使中气平和。年运中火气盛行,烈日炎炎,重则暑热蒸腾,发病为热邪郁滞。在五步推运中,火运太过为太徵上临少宫,少宫上临太商,太商上临少羽,少羽上临太角,少角上临太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阳、太宫、太阴、甲辰岁会、甲戌岁会,其运阴埃,其化柔润重泽,其变震惊飘骤;其病湿下重。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,少徵。
甲辰、甲戌流年,为土运主宰。太阳寒水为司天之气,太过土运为中气,太阴湿土为在泉之气。中气与岁运同气,年运中阴雾尘埃浓厚,阴雨连绵,重则雷电暴雨。发病为湿气阻留,下肢浮肿。在五步推运中,土运太过为太宫上临太羽、少商上临少角、太羽上临太徵、太角上临太宫、少徵上临少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阳、太商、太阴、庚辰、庚戌,其运凉,其化雾露萧飋,其变肃杀凋零,其病燥,背瞀胸满。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。
在庚辰、庚戌流年,为金运主宰,太阳寒水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金运为中气,太阴湿土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气机清凉,雾露早降,冷风萧瑟,重则肃杀凋零。发病为燥气伤肺,胸背疼痛、满闷。在五步推运中,金运太过为太商上临少徵、少羽上临太宫、少角上临太商、太徵上临少羽、少宫上临太角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阳、太羽、太阴、丙辰天符、丙戌天符,其运寒,其化凝惨栗冽;其变冰雪霜雹。其病大寒留于溪谷。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。
丙辰、丙戌流年,为水运主宰。太阳寒水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水运为中气,太阴湿土为在泉之气。中气与岁运同气,年运中气机寒冷,寒风凛冽,重则冰雪霜雹。发病为寒气滞留关节。在五步推运中,水运太过为太羽上临太商、太角上临太羽、少徵上临少角、太宫上临太徵、少商上临少宫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太阳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先天,天气肃、地气静。寒临太虚,阳气不令,水土合德,上应辰星镇星。其谷玄黅,其政肃,其令徐。寒政大举,泽无阳焰,则火发待时。少阳中治,时雨乃涯。止极雨散,还于太阴,云朝北极,湿化乃布,泽流万物。寒敷于上,雷动于下,寒湿之气,持于气交,民病寒湿发,肌肉萎,足萎不收,濡泻血溢。
凡是壬辰、壬戊,戊辰、戊戌,甲辰、甲戌,庚辰、庚戊,丙辰、丙戌太阳寒水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太过之年,气化运行先于天时。天气庄严,地气沉静。寒气充满虚空,阳气不能发挥作用,水土和合,向上与水星、土星相互感应。谷物为黑色、黄色,治理为严肃,行令为徐缓。此时,寒气广布,水泽失去阳气,火气发动静待天时。少阳相火居中治理,大雨时常而至。少阳治理时止,大雨消散,治理权归还于在泉的太阴湿土,云朵飘向北方,湿气广布,润泽生化万物。司天寒气敷布于上,少阳相火雷动于下,寒气与湿气相持交会,民众因寒湿之气发病,肌肉萎缩,下肢无力,腹泻便血。
初之气,地气迁,气乃大温,草乃早荣,民乃厉,温病乃作,身热、头痛、呕吐、肌腠疮疡。
初之气,在太阳寒水司天的流年,以司天加于三,在泉加于终为准则,随地气而迁移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气候温暖,草木早于天时而繁荣。民众亢奋激烈,温病就会发作,表现为身热、头痛、呕吐、肌肉腠理出现疮疡。
二之气,大凉反至,民乃惨,草乃遇寒,火气遂抑,民病气郁中满,寒乃始。
二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天气寒凉,气候反常,草木遭受寒潮,火气受到抑制。民众发病为气机郁滞、中焦满闷,疾病开始于感受寒凉。
三之气,天政布,寒气行,雨乃降,民病寒,反热中,痈疽注下,心热瞀闷,不治者死。
三之气,为太阳寒水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太阳司天,寒气盛行,大雨时降。民众发病为寒症、热邪郁滞于内、痈疽、腹泻、心烦胸闷,不及时治疗则转为死症。
四之气,风湿交争,风化为雨,乃长、乃化、乃成。民病大热少气,肌肉萎、足萎、注下赤白。
四之气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木气与湿土交会相争,风气化生为雨,使万物生长、化育、成熟。民众发病为暑热、气短、肌肉萎缩、下肢无力、红痢白痢。
五之气,阳复化,草乃长,乃化、乃成,民乃舒。
五之气,为少阴君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阳气开始恢复,草木得以生长、化育、成熟,民众生活舒适。
终之气,地气正。湿令行,阴凝太虚,埃昏郊野,民乃惨凄,寒风以至,反者,孕乃死。
终之气,为太阴湿土加临,与在泉湿土同气为正。在此时段中,湿气大行其道,阴气凝结于虚空,昏暗尘埃遍地。民众忧伤、凄凉,寒风凛冽,气候反常,受孕也会胎死腹中。
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,必折其郁气,先资其化源,抑其运气,扶其不胜,无使暴过而生其疾。食岁谷以全其真,避虚邪以安其正,适气同异,多少制之。
因此,在辰、戌之年,宜采用苦味药物,以生发燥热驱散寒湿。想要消除水胜火郁,就资助火气;想要消除土胜水郁,就资助金气。抑制太过,扶助不及,不使运气太过而引发疾病。食用与司天、在泉同气的谷物,以保持身体气机旺盛。避免虚邪之气侵袭,以安定体内正气。依据岁运与司天、在泉之气的异同,确定相应的剂量。
同寒湿者燥热化,异寒湿者燥湿化,故同者多之,异者少之,用寒远寒,用凉远凉,用温远温,用热远热,食宜同法,有假者反常,反是者病,所谓时也。
岁运之气与司天、在泉之气相同,如水土主运,同于寒湿之气,宜用燥气化湿,用热气化寒。岁运之气与司天、在泉之气相异,如木金火主运,异于寒湿之气,宜用寒湿之气制化,木火为热,用寒气制化;金气为燥,以湿气制化。同气则气盛,药量要多;异气则气微,药量要少。寒病不用寒药,凉病不用凉药,温病不用温药,热病不用热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不依从反常则病情加重,这就是所说的因症施治。
帝曰:善。阳明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阳明燥金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说:卯酉之纪也。
岐伯说:阳明燥金主宰卯、酉为地支的年份,为运气不及。
阳明、少角、少阴,清热胜复同,同正商,丁卯、丁酉,其运风,清热。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。
丁卯、丁酉流年,为木运主宰。阳明燥金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木运为中气,少阴君火为在泉之气。木气不及遭受金克,金气招致火气反克,木金火力量均衡。丁卯为岁会,金气相对平和。年运中木气主宰,金气盛大,火气反克。在五步推运中,木运不及为少角上临少角、太徵上临太徵、少宫上临少宫、太商上临太商、少羽上临少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阳明、少徵、少阴、寒雨胜复同,同正商,癸卯、癸酉,其运热,寒雨。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。
癸卯、癸酉流年,为火运主宰。阳明燥金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火运为中气,少阴君火为在泉之气。火气不及遭受寒气克制,寒气招致湿气反克,火水土力量均衡。火为中气,金气相对平和。年运中火气主宰,寒气盛大,湿土反克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徵上临太宫、太宫上临少商、少商上临太羽、太羽上临少角、太角上临少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阳明、少宫、少阴,风凉胜复同,己卯、己酉,其运雨,风凉。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。
己卯、己酉流年,为土运主宰。阳明燥金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土运为中气,少阴君火为在泉之气。土气不及遭受风木克制,风木招致金气反克,土木金力量均衡。运中湿气主宰,风气盛大,凉气反克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宫上临少羽、太商上临太角、少羽上临少徵、少角上临少宫、太徵上临太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阳明、少商、少阴,热寒胜复同,同正商,乙卯天符、乙酉岁会,太一天符,其运凉,热寒。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。
乙卯、乙酉流年,为金运主宰,阳明燥金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金运为中气,少阴君火为在泉之气。金气不及遭受火克,火气招致寒水反克,金火水力量均衡。司天与主运都为金气则金气盛,招致火克使金气相对平和。组合为天符兼岁会,称为:太一天符。运中清凉主宰,热气盛大,寒气反克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商上临太徵、太羽上临少宫、太角上临少商、少徵上临太羽、太宫上临少角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阳明、少羽、少阴,雨风胜复同,辛卯少宫同,辛酉、辛卯,其运寒,雨风。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。
辛酉、辛卯流年,为水运主宰。阳明燥金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水运为中气,少阴君火为在泉之气。水气不及遭受湿土克制,湿土招致风木反克,水土木力量均衡。卯木制土,土气相对平和。运中寒气主宰,湿气盛大,风气反克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羽上临少商、少角上临少羽、太徵上临太角、少宫上临少徵、太商上临太宫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阳明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后天。天气急,地气明,阳专其令,炎暑大行,物燥以坚,淳风乃治。风燥横运,流于气交,多阳少阴,云趋雨府,湿化乃敷,燥极而泽。其谷白丹,间谷命太者。其耗白甲品羽。金火合德,上应太白荧惑。其政切,其令暴,蛰虫乃见,流水不冰。民病咳、嗌塞,寒热发暴,振栗癃闷,清先而劲,毛虫乃死,热后而暴,介虫乃殃。其发躁,胜复之作,扰而大乱,清热之气,持于气交。
凡是阳明燥金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不及之年,气化运行延后于天时。天气强劲而急速,地气光明,因此阳气发挥作用,炎热暑气盛行,万物干燥、坚固,狂风肆虐。风燥之气横行于年运,在运动变化中多阳而少阴,致使云雨交会,湿气笼罩,燥极而生化润泽。谷物为白色、红色,感左右间气的谷物早熟。白色及甲虫类动物耗散,金火和合,向上与金星、火星相互感应。治理为急切,行令为暴躁。蛰虫遍地可见,流水不会结冰。民众发病为咳嗽、吞咽不利、寒热、突发颤栗、小便不利。金气先至而强劲,毛虫早死。热气后发而暴烈,介壳虫遭殃。阳明司天发动急躁,招致火气反克,造成气机动荡,金气与火气相持于交会之中。
初之气,地气迁,阴始凝,气始肃,水乃冰,寒雨化。其病中热胀、面目浮肿、善眠、鼽衄、嚏欠、呕、小便黄赤、甚则淋。
初之气,在阳明燥金司天的流年,为太阴湿土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阴气开始凝聚,气机开始肃降,水结为冰,寒气转化为雨。民众发病为中焦热胀、面目浮肿、嗜睡、鼻炎、喷嚏、呕吐、小便黄赤,严重时为淋病。
二之气,阳乃布、民乃舒,物乃生荣。厉大至,民善暴死。
二之气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阳气广布,民众舒畅,万物生长繁荣。火气猛烈,民众发病为心源性猝死。
三之气,天政布,凉乃行,燥热交合,燥极而泽,民病寒热。
三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与司天之气同气,金气盛行,燥气与热气交汇相合,燥气盛极而生雨泽。民众发病为寒热错杂。
四之气,寒雨降,病暴仆、振栗谵妄,少气嗌干,引饮,及为心痛,痈肿疮疡,疟寒之疾,骨痿血便。
四之气,为太阳寒水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寒气化为雨水降临,发病为突然跌倒、颤栗、胡言乱语、气短、咽干、口渴多饮,以及心绞痛、痈肿疮疡、疟寒、骨痿、便血。
五之气,春令反行,草乃生荣,民气和。
五之气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春令反行于秋季,草木生长繁荣,民众气机畅和。
终之气,阳气布,候反温,蛰虫来见,流水不冰。民乃康平,其病温。
终之气,为少阴君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阳气广布,气候反常温润,蛰虫出现,流水不会结冰。民众健康平安,发病为温病。
故食岁谷以安其气,食间谷以去其邪,岁宜以咸,以苦,以辛、汗之、清之、散之。安其运气,无使受邪,折其郁气,资其化源。以寒热轻重少多其制,同热者多天化,同清者多地化,用凉远凉,用热远热,用寒远寒,用温远温,食宜同法。有假者反之,此其道也,反是者乱天地之经,扰阴阳之纪也。
因此,食用与司天之气相感应的谷物,能够安定体内正气;食用与间气相感应的谷物,能够驱除病邪。与阳明司天相应的谷物为咸味、苦味、辛味,用作发汗、排毒、散淤。安定司天金气,不使其感受邪气,消除金胜木郁,就资助水气。依据寒热的轻重制定剂量多少,与君火同热的疾病多用燥金,与燥金同清的疾病多用君火。凉病不用凉药,热病不用热药,寒病不用寒药,温病不用温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这是治疗的基本原则。 违反这个原则就混乱了天地经纬,扰乱了阴阳规律。
帝曰:善。少阳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少阳相火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曰:寅申之纪也。
岐伯说:少阳相火主宰寅、申为地支的年份,为运气太过。
少阳、太角、厥阴、壬寅、壬申,其运风鼓,其化呜紊启拆,其变振拉摧拔,其病掉眩、支胁、惊骇。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。
壬寅、壬申流年,为木运主宰。少阳相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木运为中气,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风气鼓动,化为狂风大作,飞沙走石。发病为眩晕、胁肋疼痛、惊骇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角上临太角、少徵上临少徵、太宫上临太宫、少商上临少商、太羽上临太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阳、太徵、厥阴、戊寅天符、戊申天符,其运暑,其化喧嚣郁懊,其变炎烈沸腾。其病上、热郁、血溢、血泄、心痛。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。
戊寅、戊申流年,都为天符,为火运主宰。少阳相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火运为中气,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暑气盛行,化为暑热熏蒸,烈日炎炎。发病在上焦,热邪郁滞、出血、泄血、心绞痛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徵上临少宫、少宫上临太商、太商上临少羽、少羽上临太角、少角上临太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阳、太宫、厥阴、甲寅、甲申,其运阴雨,其化柔润重泽,其变震惊飘骤。其病体重,腑肿、痞饮。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。
甲寅、甲申流年,为土运主宰。少阳相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土运为中气,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阴气弥漫,细雨绵绵,重则雷电暴雨。发病为肢体沉重、浮肿、胸腹痞满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宫上临太羽、少商上临少角、太羽上临太徵、太角上临太宫、少徵上临少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阳、太商、厥阴、庚寅、庚申同正商,其运凉,其化雾露清切、其变肃杀凋零。其病肩背胸中。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。
庚寅、庚申流年,为金运主宰,金被火克金气平和。少阳相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金运为中气,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雾露清明有序,严重时肃杀凋零。发病为肺病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商上临少徵、少羽上临太宫、少角上临太商、太徵上临少羽、少宫上临太角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阳、太羽、厥阴、丙寅、丙申,其运寒肃,其化凝惨栗冽,其变冰雪霜雹,其病寒,浮肿。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。
丙寅、丙申流年,为水运主宰。少阳相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水运为中气,厥阴风木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寒气萧瑟,冷凝颤栗,严重时冰雪霜雹。发病为寒症、浮肿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羽上临太商、太角上临太羽、少徵上临少角、太宫上临太徵、少商上临少宫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少阳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先天。天气正,地气扰,风乃暴举,木偃沙飞,炎火乃流,阴行阳化,雨乃时应,火木同德,上应荧惑岁星。其谷丹苍,其政严,其令扰。故风热参布,云物沸腾。太阴横流,寒乃时至,凉雨并起。民病寒中,外发疮疡,内为泄满,故圣人遇之,和而不争。往复之作,民病寒热,疟泄、聋瞑、呕吐、上怫、肿色变。
凡是少阳相火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太过之年,气化运行先于天时。司天之气运行中正畅和,在泉厥阴木气克土,地气遭受侵扰,风气盛行,飞沙走石,木生火导致气候炎热,火生土导致湿雨频至,火木和合,向上与火星、木星相感应。谷物为红色、绿色,治理为严谨,行令为混乱。因此,风气、热气参与散布,万物热气蒸腾。火旺太阴湿土盛行,土旺生金,金旺生水,寒风凉雨,同时而发起。民众发病为寒邪郁滞体内、疮疡、泄泻、腹胀,因此圣人遇到寒热错杂的情况,在于调和气机而不制约。寒极则热,热极则寒,民众发病为寒热错杂、疟疾、泄泻、耳聋眼花、呕吐、上焦气郁使面部胀大、面色改变。
初之气,地气迁,风胜乃摇,寒乃去,候乃大温,草木早荣。寒来不杀,温病乃起,其病气怫于上,血溢目赤,咳逆头痛、血崩、胁满、肤腠中疮。
初之气,以司天加于三,在泉加于终为准则,随地气而迁移,为少阴君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风气盛行,树摇枝动,寒气消散,气候回暖,草木早于天时复苏。寒气不能克制少阴君火,温病就会发作,发病时邪气郁滞于上焦,为出血、眼目红赤、气逆咳嗽、头痛、血崩、胁肋胀满、皮肤腠理疮疡。
二之气,火反郁,白埃四起,云趋雨府,风不胜湿,雨乃零,民乃康。其病热郁于上,咳逆呕吐,疮发于中,胸嗌不利,头痛身热,昏愦脓疮。
二之气,为太阴湿土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湿土遮盖君火,湿气四起,雨云交会,木气不能克制土气,细雨迷蒙,民众平和健康。发病为热邪郁滞于上焦,咳嗽、气逆、呕吐、疮疡、胸闷、头痛身热、头昏、脓疮。
三之气,天政布,炎暑至,少阳临上,雨乃涯。民病热中,聋瞑、血溢、脓疮、咳、呕、鼽衄、渴、嚏欠、喉痹、目赤、善暴死。
三之气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与司天之气同气,炎热酷暑,少阳客临于上,热极生雨,雨止生热。民众发病为热邪郁滞中焦、耳聋眼花、出血、脓疮、咳嗽、呕吐、鼻炎、口渴、喷嚏、喉炎、眼目红赤,易发猝死。
四之气,凉乃至,炎暑间化,白露降。民气和平,其病满,身重。
四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清凉之气早至,炎热暑气时有时无,白露早降。民众气机和畅平稳,发病为中焦满闷、肢体沉重。
五之气,阳乃去,寒乃来,雨乃降,气门乃闭,刚木早凋。民避寒邪,君子周密。
五之气,为太阴寒水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阳气远去,寒气盛行,雨水下降,毛孔关闭,坚硬的树木过早凋谢。民众要规避寒邪侵袭,懂得养生的人不被寒邪侵袭而身体健康。
终之气,地气正,风乃至,万物反生,雾雾以行,其病关闭不禁,心痛,阳气不藏而咳。
终之气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与在泉风木同气为正,风气盛行,万物在冬季反而过早萌生,大雾弥漫。发病为毛孔不收,心绞痛、阳气外泄而咳嗽。
抑其运气,赞所不胜。必折其郁气,先取化源,暴过不生,苛疾不起,故岁宜咸辛宜酸,渗之泄之,渍之发之,观气寒温以调其过。同风热者多寒化,异风热者少寒化,用热远热,用温远温,用寒远寒,用凉远凉,食宜同法,此其道也。有假者反之,反是者病之阶也。
抑制相火运气太过,生助受克燥金之气,必然能够化解体内郁滞之气。先耗散生火的木气,使相火不发生太过,陈旧性疾病就不会复发。因此,在少阳司天的流年中,适宜采用咸味、辛味以及酸味药物,体外湿敷发泄病气,观察气机的寒温调节剂量和疗程。与司天在泉风热相同的疾患,多用寒性药物调理;与司天在泉风热不同的疾患,少用寒性药物调理。热病不用热药,温病不用温药,寒病不用寒药,凉病不用凉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,这是调治疾病与养生的基本原则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违背这个原则就是生病的阶梯。
内经直解:第七十一篇 六元正纪大论(中)
帝曰:善。太阴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太阴湿土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曰:丑未之纪也。
岐伯说:太阴湿土主宰丑、未为地支的年份,为运气不及。
太阴、少角、太阳,清热胜复同,同正宫,丁丑、丁未、其运风、清热。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。
丁丑、丁未流年,为木运主宰。太阴湿土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木运为中气,太阳寒水为在泉之气,木气不及遭受金克,金气招致火气反克,木金火力量均衡,土气平和。年运中风气盛、清气速、热气多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角上临少角、太徵上临太徵、少宫上临少宫、太商上临太商、少羽上临少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阴、少徵、太阳,寒雨胜复同,癸丑、癸未,其运热、寒雨。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。
癸丑、癸未流年,火运主宰。太阴湿土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火运为中气,太阳寒水为在泉之气,火气不及遭受寒气克制,寒气招致湿气反克,火水土力量均衡。年运中火旺、寒多、雨频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徵上临太宫、太宫上临少商、少商上临太羽、太羽上临少角、太角上临少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阴、少宫、太阳,风清胜复同,同正宫,己丑太一天符、己未太一天符,其运雨、风清。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。
己丑、己未流年,土运主宰。太阴湿土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土运为中气,太阳寒水为在泉之气,土气不及遭受风木克制,风木招致金气反克,土木金力量均衡,土气平和。年运中湿气多,风气盛,金气足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宫上临少羽、太商上临太角、少羽上临少徵、少角上临少宫、太徵上临太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阴、少商、太阳,热寒胜复同,乙丑、乙未、其运凉热寒。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。
乙丑、乙未流年,金运主宰。太阴湿土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金运为中气,太阳寒水为在泉之气,金气不及遭受火克,火气招致寒水反克,金火水力量均衡。年运中凉、热、寒同旺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商上临太徵、太羽上临少宫、太角上临少商、少徵上临太羽、太宫上临少角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太阴司天之政,气化运化运行后天。阴专其政,阳气退避,大风时起,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,原野昏霿、白埃四起,云奔南极,寒雨数至,物成于差夏。民病寒湿,腹满,身䐜愤胕肿,痞逆,寒厥拘急。湿寒合德,黄黑埃昏,流行气交,上应镇星辰星。其政肃,其令寂,其谷黅玄。故阴凝于上,寒积于下,寒水胜火则为冰雹。阳光不治,杀气乃行。故有余宜高,不及宜下,有余宜晚,不及宜早,土之利气之化也。民气亦从之,间谷命其太也。
凡是太阴湿土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不及之年,气化运行延后于天时。阴气主导时空,阳气退避,大风不时而起,天气向下沉降,地气向上升起。大地一片昏暗,水气升腾,乌云奔向南方,寒雨绵绵不休,万物成就于夏秋之交。民众发病为寒湿、腹胀、浮肿、寒逆身冷、筋脉挛缩。湿气与寒气和合,流动交融,向上与土星、水星相互感应。治理为严肃,行令为寂静,谷物为黄色、黑色。因此,司天阴气凝结于上,在泉寒气积滞于下,阴寒盛克制火气则为冰雹。阳光不能发挥作用,肃杀之气大行其道。所以,运气太过适宜高地,运气不及适宜低处;运气太过适宜晚种,运气不及适宜早播,这是运气影响农时的应用。民众身体的气机也与此相同,间气对应的谷物参照阳年太过。
初之气,地气迁,寒乃去,春气正,风乃来,生布万物以荣,民气条舒,风湿相薄,雨乃后。民病血溢,筋络拘强,关节不利,身重筋萎。
初之气,以司天加于三,在泉加于终为准则,随地气而迁移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寒气消散,主客同气为正,春风徐来,生化万物走向繁荣,民众气脉条达舒畅,风气与湿气相互搏击,雨水延后。民众发病为出血、筋脉挛急强直、关节屈伸不利、身体沉重、肌筋萎缩。
二之气,大火正,物承化,民乃和。其病温厉大行,远近咸若,湿蒸相薄,雨乃时降。
二之气,为少阴君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主客同气为正,火旺生土,万物得以承载化育,民众平和。发病为瘟疫流行,无论远近都受到影响,湿气与蒸气相互作用,雨水不时而降。
三之气,天政布,湿气降,地气腾,雨乃时降,寒乃随之,感于寒湿,则民病身重、腑肿、胸腹满。
三之气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司天湿土得相火生助为正,湿气沉降,地气上腾,雨水不时而降,寒气相随。因为感受寒湿,民众发病为身体沉重、浮肿、胸腹胀满。
四之气,畏火临、溽蒸化,地气腾,天气否隔,寒风晓暮,蒸热相薄,草木凝烟,湿化不流,则白露阴布,以成秋令。民病腠理热,血暴溢、疟、心腹满热、胪胀、甚则腑肿。
四之气,为太阴湿土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烈日炎炎令人生畏,湿热熏蒸,地气上腾,司天退位寒气始盛,早晚寒凉,蒸热之气相杂,在草木之中凝结为薄雾。湿气化育不能发挥作用,则白露遍布大地,呈现出秋季景象。民众发病为腠理热邪郁滞、脑溢血、上焦满闷、腹胀,严重时浮肿。
五之气,惨令已行,寒露下,霜乃早降、草木黄落、寒气及体,君子周密,民病皮腠。
五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肃杀之气盛行,寒露下降,寒霜出现早于天时,草木叶黄凋落,寒气侵袭身体。善于养生的人注意保暖,民众发病为冻疮瘙痒。
终之气、寒大举、湿大化、霜乃积、阴乃凝、水坚冰、阳光不治。感于寒,则病人关节禁固,腰脽痛,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。
终之气,为太阳寒水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寒气大规模来袭,水气盛则湿气化为水,霜雪堆积,阴气凝滞,水为坚冰,阳光失去作用。身体感受寒邪,则发病为关节不能屈伸、腰部及脊椎疼痛,寒湿造成的疾病都是由于寒气、湿气相杂而成为疾患。
必折其郁气,而取化源,益其岁气,无使邪胜。食岁谷以全其真,食间谷以保其精。故岁宜以苦燥之温之。甚者发之泄之,不发不泄,则湿气外溢,肉溃皮折,而水血交流。必赞其阳火,令御甚寒,从气异同,少多其判也。同寒者以热化,同湿者以燥化;异者少之,同者多之。用凉远凉,用寒远寒,用温远温,用热远热,食宜同法。假者反之,此其道也,反是者病也。
太阴湿土不及,招致木气克制,调节生木的水气,即可助益岁运之气,不受邪气克制。食用与司天之气相感应的谷物,能够保全正气;食用与间气相感应的谷物,能够储藏精气。因此,在太阴湿土司天的流年,适宜用苦味药物进行干燥、温和。对于严重的疾患,要采用发散、疏泄的方法,不进行发泄则湿气就会向皮肤溢出,造成皮肤溃烂裂开而血水直流。必须助益阳火,使其能够抵御寒气,依据司天、在泉之气的异同,确定剂量的多少。岁运与司天、在泉同气为寒的疾患,用热性药物调治;岁运与司天、在泉同气为湿的疾患,用燥性药物调治。岁运与司天、在泉不同气,剂量要少;岁运与司天、在泉同气,剂量要多。凉病不用凉药,寒病不用寒药,温病不用温药,热病不用热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这是施治的基本原则,违反这个原则就会使病情加重。
帝曰:善。少阴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少阴君火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曰:子午之纪也。
岐伯说:少阴君火主宰子、午为地支的年份,为运气太过。
少阴、太角、阳明、壬子、壬午、其运风鼓,其化呜紊启拆;其变振拉摧拔。其病支满。太角,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。
壬子、壬午流年,为木运主宰。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木运为中气,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风气鼓荡,飞沙走石,严重时树木拔地而起。发病为胁肋胀满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角上临太角、少徵上临少徵、太宫上临太宫、少商上临少商、太羽上临太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太阴、太徵、阳阴、戊子天符,戊午太一天符,其运炎暑,其化喧曜郁燠,其变炎烈沸腾,其病上热,血溢。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。
戊子、戊午流年,为火运主宰。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火运为中气,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岁运与司天同气,炎炎暑热,火气极盛,严重时烈日炎炎,热浪翻腾。发病为热邪郁滞上焦,出血症状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徵上临少宫、少宫上临太商、太商上临少羽、少羽上临太角、少角上临太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阴、太宫、阳明、甲子、甲午,其运阴雨,其化柔润时雨,其变震惊飘骤。其病中满身重。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。
甲子、甲午流年,为土运主宰。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土运为中气,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。年运中阴雨绵绵,万物柔润,变化时狂风、惊雷、骤雨。发病为中焦满闷、肢体沉重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宫上临太羽、少商上临少角、太羽上临太徵、太角上临太宫、少徵上临少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阴、太商、阳明、庚子、庚午、同正商。其运凉劲,其化雾露萧飋,其变肃凋零。其病下清。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。
庚子、庚午流年,为金运主宰。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金运为中气,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,岁运与在泉同气为正。年运中清凉之气强劲,化为雾露萧瑟,严重时肃杀凋零。发病为下焦清冷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商加临春季、少羽加临夏季、少角加临长夏、太徵加临秋季、少宫加临冬季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少阴、太羽、阳明、丙子岁会、丙午。其运寒、其化凝惨栗冽,其变冰雪霜雹。其病寒下。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。
丙子、丙午流年,为水运主宰。少阴君火为司天之气,太过的水运为中气,阳明燥金为在泉之气,岁运与子水同气。年运中寒气萧萧,使人凛冽颤栗,严重时变为冰雪霜雹。发病为寒气郁滞下焦、下肢。在五步推运中,太羽上临太商、太角上临太羽、少徵上临少角、太宫上临太徵、少商上临少宫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少阴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先天,地气肃,天气明,寒交暑,热加燥,云驰雨府,湿化乃行,时雨乃降。金火合德,上应荧惑,太白。其政明,其令切,其谷丹白。水火寒热持于气交,而为病始也。热病生于上,清病生于下,寒热凌犯而争于中,民病咳喘,血溢血泄,鼽嚏目赤,眦疡,寒厥入胃,心痛、腰痛、腹大、嗌干、肿上。
凡是少阴君火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太过之年,气化运行先于天时。地气肃杀,天气光明,寒气与暑气相交,热气与燥气加杂,雨云集会,湿气弥漫,大雨不时而降。金气与火气和合,向上与火星、金星相感应。治理为光明,行令为急切,谷物为红色、白色。水与火寒热相持,而为发病的开始。热病发生于上焦,清病发生于下焦。寒热相互欺凌争斗于体内,发病为咳嗽、喘息、出血、便血、鼻炎、眼目红赤、眼角发炎,寒邪侵入胃部,导致心绞痛、腰痛、腹胀、咽干、喉肿。
初之气、地气迁、燥将去、寒乃始、蛰复藏水乃冰,霜复降,风乃至,阳气郁。民反周密,关节禁固,腰脽痛,炎暑将起,中外疮疡。
初之气,以司天加于三,在泉加于终为准则,随地气而迁移,为太阳寒水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燥气离去,寒气开始,蛰虫又钻入土中,水开始结冰,霜雪又会出现,风动不停,阳气郁滞。民众不再注意保暖,发病为关节伸展不利、腰部及脊椎疼痛,到春夏之交,发病为肌肉及皮肤溃疡。
二之气,阳气布,风乃行,春气以正,万物应荣,寒气时至,民乃和。其病淋,目瞑目赤,气郁于上而热。
二之气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阳气广布,风气盛行,客气与主气相生为正,万物必能繁荣,初之气余寒未尽,时有寒潮发生,民众气机畅和。发病为淋症、眼目红赤不能闭合,邪气郁滞于上焦而发热。
三之气,天政布,大火行,庶类蕃鲜,寒气时至。民病气厥心痛,寒热更作,咳喘目赤。
三之气,为少阳君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主客同气为正,大火盛行,万物繁茂艳丽,火气盛招致寒气反克。民众发病为气逆、心绞痛、寒热错杂、咳喘、眼目红赤。
四之气,溽暑至,大雨时行,寒热互至。民病寒热,嗌干、黄瘅、鼽衄、饮发。
四之气,为太阴湿土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湿气蒸腾,大雨应时令而降,寒热同时而至。民众发病为寒热错杂、咽干、黄疸、鼻炎、水饮内停。
五之气,畏火临,暑反至,阳乃化,万物乃生,乃长荣,民乃康。其病温。
五之气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炎热令人生畏,暑气克制燥金,阳气依然化育,万物生长繁荣,民众身体健康。发病为温病。
终之气,燥令行,余火内格,肿于上,咳喘,甚则血溢。寒气数举,则霿雾翳。病生皮腠,内含于胁,下连少腹而作寒中,地将易也。
终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金气主宰,五之气的余火阻留于体内,热邪痈肿于上焦,出现咳喘,严重时出血。金水相合克制热邪,则雾气弥漫。疾病发生于皮肤、腠理,向内影响胁肋,向下小腹寒气凝滞,地气即将发生变化。
必抑其运气,资其岁胜,折其郁发,先取化源,无使暴过而生其病也。食岁谷以全真气,食间谷以避虚邪。岁宜咸以软之,而调其上,甚则以苦发之,以酸收之,而安其下,甚则以苦泄之。适气同异而多少之,同天气者以寒清化;同地气者以温热化。用热远热,用凉远凉,用温远温,用寒远寒,食宜同法。有假则反,此其道也,反是者病作矣。
抑制君火运气太过,生助受克的燥金之气,必然能够化解体内郁滞之气。先耗散生火的木气,使君火不发生太过而产生疾病。食用与司天、在泉五行相应的谷物,用以保全体内真气;食用与间气同气的谷物,用以趋避虚邪之气。在少阴司天的流年中,适宜采用咸味药物,用以软坚,调理上焦邪气,严重时则用苦味药物散发,用酸味药物收敛,用以安抚下焦。过于严重则直接用苦味,疏泄病气,依据五行之气的同异制定剂量多少。与司天君火同气的疾患,用寒清调治;与在泉燥金同气的疾患,用温热调治。热病不用热药,凉病不用凉药,温病不用温药,寒病不用寒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这是调治的基本原则,违反这个原则就会使疾病加重。
帝曰:善。厥阴之政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厥阴风木司天时,会怎么样?
岐伯曰:巳亥之纪也。
岐伯说:厥阴风木主宰巳、亥为地支的年份,为运气不及。
厥阴、少角、少阳,清热胜复同,同正角,丁巳天符、丁亥天符,其运风,清热。少角、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。
丁巳、丁亥流年,木运主宰。厥阴风木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木运为中气,少阳相火为在泉之气。木气不及遭受金克,金气招致火气反克,木金火力量均衡,木气平和。年运中风气盛,清气足,热气多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角上临少角、太徵上临太徵、少宫上临少宫、太商上临太商、少羽上临少羽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厥阴、少徵、少阳、寒雨胜复同,癸巳、癸亥,其运热,寒雨。少徵、太宫、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。
癸巳、癸亥流年,火运主宰。厥阴风木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火运为中气,少阳相火为在泉之气。火气不及遭受寒气克制,寒气招致湿气反克,火水土力量均衡。年运中热气盛、寒气多、雨量足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徵上临太宫、太宫上临少商、少商上临太羽、太羽上临少角、太角上临少徵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厥阴、少宫、少阳、风清胜复同,同正角,己巳,己亥,其运雨,风清。少宫、太商、少羽、少角、太徵。
己巳,己亥流年,为土运主宰。厥阴风木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土运为中气,少阳相火为在泉之气。土气不及遭受风木克制,风气招致金气反克,土木金力量均衡,木气平和。年运中多雨、多风、燥气盛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宫上临少羽、太商上临太角、少羽上临少羽、少角上临少宫、太徵上临太商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厥阴、少商、少阳、热寒胜复同,同正角,乙巳、乙亥,其运凉,热寒。少商、太羽、太角、少徵、太宫。
乙巳、乙亥流年,为金运主宰。厥阴风木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金运为中气,少阳相火为在泉之气。金气不及遭受火克,火气招致寒气反克,金火水力量均衡,木气平和。年运中多凉、多热、多寒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商上临太徵、太羽上临少宫、太角上临少商、少徵上临太羽、太宫上临少角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厥阴、少羽、少阳、雨风胜复同,辛巳、辛亥,其运寒,雨风。少羽、少角,太徵、少宫、太商。
辛巳、辛亥流年,为水运主宰。厥阴风木为司天之气,不及的水运为中气,少阳相火为在泉之气。水气不及遭受湿土克制,湿土招致风木反克,水土木力量均衡。年运中多寒、多雨、多风。在五步推运中,少羽上临少商、少角上临少羽、太徵上临太角、少宫上临少徵、太商上临太宫,这是主运上临客运的情况。
凡此厥阴司天之政,气化运行后天,诺同正岁,气化运行同天。天气扰,地气正,风生高远,炎热从之,云趋雨府,湿化乃行,风火同德,上应岁星,荧惑。其政挠,其令速,其谷苍丹,间谷言太者。其耗文角品羽。风燥火热,胜复更作,蛰虫来见,流水不冰,热病行于下,风病行于上,风燥胜复,形于中。
凡是厥阴司天的流年,都为运气不及之年,气化运行延后于天时,岁会之年则气化与时令同步。年运中天气扰动,地气平和,风高天阔,炎热相随,风云际会,湿气化雨。司天在泉木火相生,向上与木星、火星相感应。治理为扰乱,行令为快速,五谷为绿色、红色,以及间气对应的成熟谷物。耗散木质及羽毛类物品。木金火相互制约,蛰虫出现,流水不结冰,热病发作于下焦,风病发作于上焦,木金反克,反应在身体之中。
初之气,寒始肃,杀气方至,民病寒于右之下。
初之气,为阳明燥金加临。在此时段中,寒气开始转为清气,肃杀之气到来,民众发病为寒症,反映在右侧腿部。
二之气,寒不去,华雪水冰,杀气施化,霜乃降,名草上焦,寒雨数至。阳复化,民病热于中。
二之气,为太阳寒水加临。寒气留滞,冰雪不融,寒气转化为霜雪,草木上段枯焦,冷雨不时而至。阳气复苏化育,民众发病为热邪郁滞于体内。
三之气,天政布,风乃时举。民病泣出,耳呜掉眩。
三之气,为厥阴风木加临。与司天之气相生助为正,常有大风不时而起。民众发病为见风流泪、耳鸣、头晕。
四之气,溽暑湿热相薄,争于左之上。民病黄瘅而为腑肿。
四之气,为少阳君火加临。暑热与湿气相杂,争锋于左侧之上。民众发病为黄疸、浮肿。
五之气,燥湿更胜,沉阴乃布,寒气及体,风雨乃行。
五之气,为太阴湿土加临。燥气与湿气彼此相胜,阴沉密布,寒气侵袭人体,风雨交加。
终之气,畏火司令,阳乃大化,蛰虫出现,流水不冰,地气大发,草乃生,人乃舒。其病温厉。
终之气,为少阳相火加临。为火气主宰,阳气发挥作用,蛰虫出现,流水不冻,地气生发,草木生长,人体舒畅。民众发病为瘟疫。
必折其郁气,资其化源,赞其运气,无使邪胜。岁宜以辛调上,以咸调下,畏火之气,无妄犯之。用温远温,用热远热,用凉远凉,用寒远寒,食宜同法。有假反常,此之道也,反是者病。
厥阴风木不及,招致金气克制,调节生金的土气,即可助益岁运之气,不受邪气克制。在厥阴风木司天的流年,适宜用辛味调理司天之气,用咸味调理在泉之气。少阳为命门之火,需要谨慎对待。温病不用温药,热病则不用热药,凉病则不用凉药,寒病则不用寒药,食疗方法与此相同。如有似寒而实热,似热而实寒,似凉而实温,似温而实凉等反常症状,则依从反常症状而治,这是施治的基本原则,违反这个原则就会使病情加重。
帝曰:善。夫子言可谓悉矣,然何以明其应乎?
黄帝说:好的。先生讲的可以说很明白了,然而怎样掌握应用的方法呢?
岐伯曰:昭乎哉问也。夫六气者,行有次,止有位,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,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。运有余其致先,运不及其至后,此天之道,气之常也。运非有余,非不足,是谓正岁,其至当其时也。
岐伯说:这是个很明确的问题。六气在地理,开始于厥阴,终止于太阳;六气加临,开始于在泉右侧位置,终止于在泉本位。因此,常以正月初一的日出来观察,观察太阳的位置就能知道天气、地气的旺衰。运气有余日出位置偏北,运气不及日出位置偏南,这是天体的运行规律,是气机变化的常态。运气没有有余,也没有不足,就是平和的流年,日出位置就合乎时令。
帝曰:胜复之气,其常在也,灾眚时至,候也奈何?
黄帝说:克制与反克是一种常态,灾害不时而至,怎样能够预知呢?
岐伯曰:非气化者,是谓灾也。
岐伯说:不是天地之气的正常化育,就称为灾害。
帝曰:天地之数,终始奈何?
黄帝说:天地的数理,怎样终而复始?
岐伯曰:悉乎哉问也,是明道也。数之始起于上,而终于下,岁半之前,天气主之,岁半之后,地气主之,上下交互,气交主之,岁纪毕矣。故曰位明,气月可知乎,所谓气也。
岐伯说:问的很详细啊,这是自然之道的根本。天地的数理,起始于天干,终止于地支,上半年天气主管,下半年地气主管,上下交相互应,交互之气充盈天地之间,这样一年内的气机变化就都具备了。因此说:明确了司天、在泉的位置,对应月份中的节气就可以知道了,就是所说的二十四节气。
帝曰:余司其事,则而行之,不合其数何也?
黄帝说:我把这些规律进行运用,有时却不合乎这些规律,是什么原因?
岐伯曰:气用有多少,化洽有盛衰,衰盛多少,同其化也。
岐伯说:一年之中六气的作用有太过和不及,五运之气也有盛衰。气机盛衰的多少,与气机的化育相同。
帝曰:愿闻同化,何如?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同化,是怎么回事?
岐伯曰:风温春化同,热曛昏火夏化同,胜与复同,燥清烟露秋化同,云雨昏瞑埃长夏化同,寒气霜雪冰冬化同,此天地五运六气之化,更用盛衰之常也。
岐伯说:厥阴木气的风温与春季气化相同,少阴、少阳火气的炎热与夏季气化相同,克制与反克的气化相同,阳明金气的燥清与秋季气化相同,太阴土气的云雨昏暗与长夏气化相同,太阳寒气的霜雪冰冻与冬季气化相同,这就是天地之间五运六气,气机转化的相同之处,这些因素的变化和盛衰都是常态。
帝曰:五运行同天化者命曰天符,余知之矣。愿闻同地化者何谓也?
黄帝说:岁运与司天同气,命名为:天符,我已经知道了。希望听一下与地气同气,称作什么?
岐伯曰:太过而同天化者三,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;太过而同地化者三,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。此凡二十四岁也。
岐伯说:岁运太过与司天同化的有三组,岁运不及与司天同化的有三组;岁运太过与地气同化的有三组,岁运不及而与地气同化的有三组。这些情况一共有二十四个年份。
帝曰:愿闻其所谓也?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详情?
岐伯曰:甲辰甲戌太宫下加太阴,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阴,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阳明,如是者三。
岐伯说:甲辰、甲戌流年,土运太过为太宫,与在泉太阴湿土同气;壬寅、壬申流年,木运太过为太角,与在泉厥阴风木同气;庚子、庚午流年,金运太过为太商,与在泉阳明燥同气。这种情况有三组。
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阳,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阳,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阴,如是者三。
癸巳、癸亥流年,火运不及为少徵,与在泉少阳相火同气;辛丑、辛未,水运不及为少羽,与在泉太阳寒水同气;癸卯、癸酉流年,火运不及为少徵,与在泉少阴君火同气。这种情况有三组。
戊子戊午太徵上临少阴,戊寅戊申太徵上临少阳,丙辰丙戌太羽上临太阳,如是者三。
戊子、戊午流年,火运太过为太徵,与司天少阴君火同气;戊寅、戊申流年,火运太过为太徵,与司天少阳相火同气;丙辰、丙戌流年,水运太过为太羽,与司天太阳寒水同气。这种情况有三组。
丁巳丁亥少角上临厥阴,乙卯乙酉少商上临阳明。己丑己未,少宫上临太阴。如是者三,除此二十四岁,则不加不临也。
丁巳、丁亥流年,木运不及为少角,与司天厥阴风木同气;乙卯、乙酉流年,金运不及为少商,与司天阳明燥金同气;己丑、己未流年,土运不及为少宫,与司天太阴湿土同气。这种情况有三组。除去这二十四个年份,则不加、不临。
帝曰:加者何谓?
黄帝说:加,是什么意思?
岐伯曰:太过而加同天符,不及而加同岁会也。
岐伯说:运气太过流年,再加上司天或在泉之气,如同天符;运气不及的流年,再加上司天或在泉之气,如同岁会。
帝曰:临者何谓?
黄帝说:临,是什么意思?
岐伯曰:太过不及,皆曰天符,而变行有多少,病形有微甚,生死有早晏耳!
岐伯说:无论太过与不及,只要与司天同气,都称为:天符。而在一年之中,运气变化有多、有少,病情有轻、有重,生死有早、有晚。
帝曰:夫子言用寒远寒,用热远热,余未知其然也。愿闻何谓远?
黄帝说:先生说用寒远寒,用热远热,我没有明白其中的深意,希望听一下什么是远?
岐伯曰:热无犯热,寒无犯寒,从者和,逆者病,不可不敬畏而远之,所谓时兴六位也。
岐伯说:就是热病不能用热药,寒病不能用寒药,依从这个原则气机平和,违背这个原则病情加重,要敬畏这个原则,避免发生过错。这就是六气与六个地理位置的感应。
帝曰:温凉何如?
黄帝说:温凉是怎么回事?
岐伯曰:司气以热,用热无犯,司气以寒,用寒无犯,司气以凉,用凉无犯,司气以温,用温无犯。间气同其主无犯,异其主则小犯之,是谓四畏,必谨察之。
岐伯说:司天、在泉之气属热,用药不可过热;司天、在泉之气属寒,用药不可过寒;司天、在泉之气属凉,用药不可过凉;司天、在泉之气属温,用药不可过温。间气与司天、在泉同气,用药不可过度;间气与司天、在泉不同气,则可以有所过度。这就是所说的:四畏,必须谨慎对待。
帝曰:善。其犯者何如?
黄帝说:好的。有所过度会怎么样?
岐伯曰:天气反时,则可依时,及胜其主则可犯,以平为期,而不可过,是谓邪气反胜者。故曰:无失天信,无逆气宜,无翼其胜,无赞其复,是谓至治。
岐伯说:天气与时令相反,可以依据时令用药,以及间气克制主气时则可以有所过度,以达到阴阳平衡为疗程,不可过度治疗,这就是所说的:用邪气反克。所以说:不远离天道,不违背气机的正常运行,不辅助太过,不助益反克,就是施治的最高原则。
内经直解:第七十一篇 六元正纪大论(下)
帝曰:善。五运气行主岁之纪,其有常数乎?
黄帝说:好的。五运六气的运行主管六十个流年,有运行的数理规律吗?
岐伯曰:臣请次之。
岐伯说:请听我陈述如下:
甲子、甲午岁,上少阴火,中太宫土运,下阳明金。热化二,雨化五,燥化四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苦热,下酸热,所谓药食宜也。
甲子、甲午流年,上为少阴君火司天,中气为太宫土运,下为阳明燥金在泉。热气生化于河图二,湿气生化于中央,燥金生化于河图四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酸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乙丑、乙未岁,上太阴土,中少商金运,下太阳水。热化寒化胜复同,所谓邪气化日也,灾七宫。湿化五,清化四,寒化六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酸和,下甘热,所谓药食宜也。
乙丑、乙未流年,上为太阴湿土司天,中气为少商金运,下为太阳寒水在泉。金运不及遭受火气克制,火气招致寒水反克,火气、寒水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兑七宫。湿气生化于中央,清气生化于河图四,寒水生化于河图六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丙寅、丙申岁,上少阳相火,中太羽水运,下厥阴木,火化二,寒化六,风化三,所谓正化日也,其化上咸寒,中咸温,下辛温,所谓药食宜也。
丙寅、丙申流年,上为少阳相火司天,中气为太羽水运,下为厥阴风木在泉。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寒气生化于河图六,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丁卯、丁酉岁,上阳明金,中少角木运,下少阴火。清化热化胜复同,所谓邪气化日也,灾三宫。燥化九,风化三,热化七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,小温,中辛和,下咸寒,所谓药食宜也。
丁卯、丁酉流年,上为阳明燥金司天,中气为少角木运,下为少阴君火在泉。木运不及遭受金气克制,金气招致火气反克,金气、火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震三宫。燥气生化于河图九,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小温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戊辰、戊戌岁,上太阳水,中太徵火运,下太阴土,寒化六,热化七,湿化五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温,中甘和,下甘温,所谓药食宜也。
戊辰、戊戌流年,上为太阳寒水司天,中气为太徵火运,下为太阴湿土在泉。寒气生化于河图六,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湿气生化于中央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温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己巳、己亥岁,上厥阴木,中少宫土运,下少阳相火,风化清化胜复同,所谓邪气化日也,灾五宫。风化三,湿化五,火化七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辛凉,中甘和,下咸寒,所谓药食宜也。
己巳、己亥流年,上为厥阴风木司天,中气为少宫土运,下为少阳相火在泉。土运不及遭受木气克制,木气招致金气反克,木气、金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中央五宫。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湿气生化于中宫五,火气生化于河图七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庚午、庚子岁,上少阴火,中太商金运,下阳明金,热化七,清化九,燥化九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辛温,下酸温,所谓药食宜也。
庚午、庚子流年,上为少阴君火司天,中气为太商金运,下为阳明燥金在泉。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燥气生化于河图九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酸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辛未、辛丑岁,上太阴土,中少羽水运,下太阳水,雨化风化胜复同,所谓邪气化日也,灾一宫。雨化五,寒化一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苦和,下苦热,所谓药食宜也。
辛未、辛丑流年,上为太阴湿土司天,中气为少羽水运,下为太阳寒水在泉。水运不及遭受土气克制,土气招致木气反克,土气、木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坎一宫。雨水生化于河图五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为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苦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壬申、壬寅岁,上少阳相火,中太角木运,下厥阴木。火化二,风化八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酸和,下辛凉,所谓药食宜也。
壬申、壬寅流年,上为少阳相火司天,中气为太角木运,下为厥阴风木在泉。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癸酉、癸卯岁,上阳明金,中少徵火运,下少阴火。寒化雨化胜负同,所谓邪气化日也,灾九宫。燥化九,热化二,所谓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小温,中咸温,下咸寒,所谓药食宜也。
癸酉、癸卯流年,上为阳明燥金司天,中气为少徵火运,下为少阴君火在泉。火运不及遭受寒水克制,寒水招致湿土反克,寒水、湿土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离九宫。燥气生化于河图九,热气生化于河图二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小温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甲戌、甲辰岁,上太阳水,中太宫土运,下太阴土,寒化六,湿化五,正化日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苦温,下苦温,药食宜也。
甲戌、甲辰流年,上为太阳寒水司天,中气为太宫土运,下为太阴湿土在泉。寒气生化于河图六,湿气生化于中央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苦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乙亥、乙巳岁,上厥阴木,中少商金运,下少阳相火,热化寒化胜负同,邪气化日也。灾七宫,风化八,清化四,火化二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辛凉,中酸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乙亥、乙巳流年,上为厥阴风木司天,中气为少商金运,下为少阳相火在泉。金运不及遭受火气克制,火气招致寒水反克,火气、寒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兑七宫。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清气生化于河图四,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丁丑、丁未岁,上太阴土,中少角木运,下太阳水,清化热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三宫。雨化五,风化三,寒化一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温,中辛温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丁丑、丁未流年,上为太阴湿土司天,中气为少角木运,下为太阳寒水在泉。木气不及遭受金气克制,金气招致火气反克,金气、火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震三宫。湿气生化于河图五,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温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戊寅、戊申岁,上少阳相火,中太徵火运,下厥阴木,火化七,风化三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甘和,下辛凉,药食宜也。
戊寅、戊申流年,上为少阳相火司天,中气为太徵火运,下为厥阴风木在泉。火气生化于河图七,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这是正常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己卯、己酉岁,上阳明金,中少宫土运,下少阴火,风化清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五宫。清化九,雨化五,热化七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小温,中甘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己卯、己酉流年,上为阳明燥金司天,中气为少宫土运,下为少阴君火在泉。土运不及遭受风木克制,风木招致金气反克,风木、金气同主流年之气,灾害发生在中五宫。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湿气生化于中五,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小温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庚辰、庚戌岁,上太阳水,中太商金运,下太阴土,寒化一,清化九,雨化五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辛温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庚辰、庚戌流年,上为太阳寒水司天,中气为太商金运,下为太阴湿土在泉。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湿气生化于中五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辛巳、辛亥岁,上厥阴木,中少羽水运,下少阳相火,雨化风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。灾一宫,风化三,寒化一,火化七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辛凉,中苦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辛巳、辛亥流年,上为厥阴风木司天,中气为少羽水运,下为少阳相火在泉。水运不及遭受湿土克制,湿土招致风木反克,湿土、风木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坎一宫。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火气生化于河图七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苦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壬午、壬子岁,上少阴火,中太角木运,下阳明金,热化二,风化八,清化四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酸凉,下酸温,药食宜也。
壬午、壬子流年,上为少阴君火司天,中气为太角木运,下为阳明燥金在泉。热气生化于河图二,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清气生化于河图四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酸味、凉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酸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癸未、癸丑岁,上太阴土,中少徵火运,下太阳水,寒化雨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。灾九宫,雨化五,火化二,寒化一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温,中咸温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癸未、癸丑流年,上为太阴湿土司天,中气为少徵火运,下为太阳寒水在泉。火运不及遭受寒水克制,寒水招致湿土反克,寒水、湿土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离九宫。湿气生化于中五,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温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甲申、甲寅岁,上少阳相火,中太宫土运,下厥阴木,火化二,雨化五,风化八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咸和,下辛凉,药食宜也。
甲申、甲寅流年,上为少阳相火司天,中气为太宫土运,下为厥阴风木在泉。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湿气生化于中五,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乙酉、乙卯岁,上阳明金,中少商金运,下少阴火,热化寒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七宫。燥化四,清化四,热化二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小温,中苦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乙酉、乙卯流年,上为阳明燥金司天,中气为少商金运,下为少阴君火在泉。金运不及遭受热气克制,热气招致寒气反克,热气、寒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兑七宫。燥气生化于河图四,清气生化于河图四,热气生化于河图二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小温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苦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丙戌、丙辰岁,上太阳水,中太羽水运,下太阴土,寒化六,雨化五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咸温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丙戌、丙辰流年,上为太阳寒水司天,中气为太羽水运,下为太阴湿土在泉。寒气生化于河图六,湿气生化于中五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丁亥、丁巳岁,上厥阴木,中少角木运,下少阳相火,清化热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三宫。风化三,火化七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辛凉,中辛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丁亥、丁巳流年,上为厥阴风木司天,中气为少角木运,下为少阳相火在泉。木运不及遭受清气克制,清气招致热气反克,清气、热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震三宫。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火气生化于河图七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戊子、戊午岁,上少阴火,中太徵火运,下阳明金,热化七,清化九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甘寒,下酸温,药食宜也。
戊子、戊午流年,上为少阴君火司天,中气为太徵火运,下为阳明燥金在泉。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、寒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酸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己丑,己未岁,上太阴土,中少宫土运,下太阳水,风化清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。灾五宫,雨化五,寒化一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甘和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己丑、己未流年,上为太阴湿土司天,中气为少宫土运,下为太阳寒水在泉。土运不及遭受风木克制,风木招致清气反克,风木、清气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中五宫。湿气生化于河图五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这是正常的说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热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甘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热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庚寅、庚申岁,上少阳相火,中太商金运,下厥阴木,火化七,清化九,风化三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辛温,下辛凉,药食宜也。
庚寅、庚申流年,上为少阳相火司天,中气为太商金运,下为厥阴风木在泉。火气生化于河图七,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风气生化于河图三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辛味、温性药物,在泉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辛卯、辛酉岁,上阳明金,中少羽水运,下少阴火,雨化风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一宫。清化九,寒化一,热化七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小温,中苦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辛卯、辛酉流年,上为阳明燥金司天,中气为少羽水运,下为少阴君火在泉。水运不及遭受湿土克制,湿土招致风木反克,湿土、风木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坎一宫。清气生化于河图九,寒气生化于河图一,热气生化于河图七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小温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苦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壬辰、壬戌岁,上太阳水,中太角木运,下太阴土,寒化六,风化八,雨化五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温,中酸和,下甘温,药食宜也。
壬辰、壬戌流年,上为太阳寒水司天,中气为太角木运,下为太阴湿土在泉。寒气生化于河图六,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湿气生化于中五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苦味、温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甘味、温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癸巳、癸亥,上厥阴木,中少徵火运,下少阳相火,寒化雨化胜负同,邪气化度也,灾九宫。风化八,火化二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辛凉,中咸和,下咸寒,药食宜也。
癸巳、癸亥流年,上为厥阴风木司天,中气为少徵火运,下为少阳相火在泉。火运不及遭受寒水克制,寒水招致湿土反克,寒水、湿土同主流年之气,这是不正常的生化过程,灾害发生在离九宫。风气生化于河图八,火气生化于河图二,这是正常的生化过程。司天致病宜用辛味、凉性药物,中气致病宜用咸味调和,在泉致病宜用咸味、寒性药物,这是药物与饮食的适宜原则。
凡此定期之纪,胜复正化,皆有常数,不可不察,故知其要者,一言而终,不知其要,流散无穷,此之谓也。
这是五运六气在甲子纪年中的情况,克制与反克,正常与不正常的生化都有常规,不可不认真对待,因此,对于那些掌握了要点的人,一讲就能明白。不知道这些要点,则疑惑迷茫,就是这种情况。
帝曰:善。五运之气,亦复岁乎?
黄帝说:好的。五行运化之气,也能在流年内恢复生机吗?
岐伯曰:郁极乃发,待时而作也。
岐伯说:遭受克制到极点就会暴发,需要等待时间而发作。
帝曰:请问其所谓也。
黄帝说:请问待时,是什么意思?
岐伯曰:五常之气,太过不及,其发异也。
岐伯说:五行之气,有太过、有不及,这些情况发生的时间不同。
帝曰:愿卒闻之。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详细解释。
岐伯曰:太过者暴,不及者徐,暴者为病甚,徐者为病持。
岐伯说:太过的反应急促,不及的反应迟缓。急促的发病严重,迟缓的发病持久。
帝曰:太过不及其数何如?
黄帝说:太过与不及,对应于数理会怎样?
岐伯曰:太过者其数成,不及者其数生,土常以生也。
岐伯说:太过的对应于成数,不及的对应于生数,土气的常态对应于生数。
帝曰:其发也何如?
黄帝说:受克制而发作时,有那些表现?
岐伯曰:土郁之发,岩谷震惊,雷殷气交,埃昏黄黑,化为白气,飘骤高深,击石飞空,洪水乃从,川流漫衍,田牧土驹。化气乃敷,善为时雨,始生始长,始化始成。故民病心腹胀,肠鸣而为数后,甚则心痛胁䐜,呕吐霍乱,饮发注下,胕肿身重。云奔雨府,霞拥朝阳,山泽埃昏,其乃发也。以其四气,云横天山,浮游生灭,怫之先兆。
岐伯说:土气被克制而发作时,岩石、山谷震惊,雷电激烈,地气暗黄幽黑化为白气,骤然直上高空深处,暴雨洪水随即发生,水流遍野,一片狼藉。发作后化气充满时空,及时细雨降下,万物开始生长、化育、成熟。因此,民众发病为胸腹胀满、肠鸣、腹泻,严重时心绞痛、胁肋疼痛、呕吐、霍乱、水液内停、浮肿、身体沉重。自然环境中,雨云交会,云霞遮盖朝阳,山川昏暗,是土气发作前的征候。太阴湿气化云,遮盖西北天空,浮游变幻,是土气被克制的先兆。
金郁之发,天洁地明,风清气切,大凉乃举,草树浮烟,燥气以行,霿雾数起,杀气来至,草木苍干,金乃有声。故民病咳逆,心胁满引少腹,善暴痛,不可反侧,嗌干面尘,色恶。山泽焦枯,土凝霜卤,怫乃发也。其气五。夜零白露,林莽声凄,怫之兆也。
金气被克制而发作时,天空洁净,大地明朗,风清气急,气温明显凉爽,雾气弥漫于青草树木之间,燥气开始盛行,浓雾弥漫不断,肃杀之气来到,草木绿叶干枯,瑟瑟秋风有声。因此,民众发病为咳嗽、气逆、心胸满闷牵引小腹、突发疼痛不能转身、咽干、面色暗淡、面色恐怖。自然环境中,山川河流焦枯,土地板结、碱化,是金气发作前的症候。在西北方,夜间降下白露,丛林中风声凄切,是金气被克制的先兆。
水郁之发,阳气乃避,阴气暴举,大寒乃至,川泽严凝,寒氛结为霜雪,甚则黄黑昏翳,流行气交,乃为霜杀,水乃见祥。故民病寒客心痛,腰脽痛,大关节不利,屈伸不便,善厥阴,痞坚,腹满。阳光不治,空积沉阴,白埃昏瞑,而乃发也。其气二火前后。太虚深玄,气犹麻散,微见而隐,色黑微黄,怫之先兆也。
水气被克制而发作时,阳气消退,阴气快速增长,大寒来到。山川河流冰冻,寒气凝结为霜雪,严重时天地昏暗,万物气机交融被冷霜杀灭,发作后水气恢复正常运化。因此,民众发病为寒气侵入体内造成的心绞痛、腰部及脊椎疼痛、髋关节屈伸不利、手足寒凉、腹部硬结、胀满。自然环境中,阳光暗淡,天空阴沉,地气昏沉,是水气发作前的症候。在东北方、西南方,天空深处出现黑色,天气有如乱麻纹路,时隐时现,颜色发黑微黄,是水气被克制的先兆。
木郁之发,太虚埃昏,云物以扰,大风乃至,屋发折木,木有变。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,上支两胁,膈咽不通,食饮不下,甚则耳呜眩转,目不识人,善暴僵仆。太虚苍埃,天山一色,或气浊色黄黑郁若,横云不起雨,而乃发也。其气无常。长川草偃,柔叶呈阴,松吟高山,虎啸岩岫,怫之先兆也。
木气被克制而发作时,天空昏暗,流云浮现,大风来到,房子摇动,树木折断,木气产生灾害。因此,民众发病为胃脘、心口痛,上肢、两侧胁肋不适,膈与咽喉不通,饮食不能下行。严重时耳鸣、眩晕、意识障碍,容易突发僵直摔倒。自然环境中,天空苍茫,天地浑然一色,有时天空黄黑之气郁滞,密云不雨,这是木气发作前的症候。木气受克的方向没有常态,平原上青草倒伏,叶面反转,松涛吟吟,山岩啸啸,是木气被克制的先兆。
火郁之发,太虚肿翳,大明不彰,炎火行,大暑至,山泽燔燎,材木流津,广厦腾烟,土浮霜卤,止水乃减,蔓草焦黄,风行惑言,湿化乃后。故民病少气,疮疡痈肿,胁腹胸背,面首四支,䐜愤胪胀,疡疿呕逆,瘈瘲骨痛,节乃有动,注下温疟,腹中暴痛,血溢流注,精液乃少,目赤心热,甚则瞀闷懊憹,善暴死。刻终大温,汗濡玄府,其乃发也,其气四,动复则静,阳极反阴,湿令乃化乃成。华发水凝,山川冰雪,焰阳午泽,怫之先兆也。
火气被克制而发作时,天空迷蒙,光明暗淡,炎热盛行,大暑来到。山川河流如焚,木材失去水分,热浪翻腾,土地高起、碱化,湖泊水量减少,蔓草焦黄,谎言流行,湿气生化延后。因此,民众发病为气短、疮疡痈肿、胁肋胸背不适、面部四肢肿胀、痤疮、呕吐、气逆、骨痛、关节抽动、腹泻、腹中突发疼痛、出血、乏精无力、目赤心热,严重时发火、昏厥,容易突然死亡。三之气即将结束时,气温显著高升,汗液不断从毛孔排出,是火气开始发作,发作于四之气,热极后恢复平静,阳极生阴,湿土之气发挥生化作用。在自然环境中,繁花欲放被寒气凝滞,山川冰雪覆盖,炎阳的午时遍地水泽,是火气被克制的先兆。
有怫之应而后报也,皆观其极而乃发也。木发无时,水随火也。谨候其时,病可与期。失时反岁,五气不行,生化收藏,政无恒也。
有了遭受克制的先兆而后就会发作,注意观察是克制到了极限才会发作。木气发作没有特定时间,水气伴随火气。谨慎的观察症候与先兆的变化,可以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。错失调理时机,违反岁运征兆,五行之气则不能正常运行,生、长、化、收、藏,就会失去正常的运化秩序。
帝曰:水发而雹雪,土发而飘骤,木发而毁折,金发而清明,火发而曛昧,何气使然?
黄帝说:水气发作而为冰雹霜雪,土气发作而为飞沙走石,木气发作而为摧毁折断,金气发作而为清净明朗,火气发作而为昏暗不清,是什么气导致了这些变化。
岐伯曰:气有多少,发有微甚。微者当其气,甚者兼其下,征其下气,而见可知也。
岐伯说:气郁有多、有少,发作有微弱、有严重。微弱的会表现出相应特性,严重的征兆则兼有后面时令特征,从征兆包含的后面时令特征观察,可以预知发作的轻重。
帝曰:善。五气之发不当位者何也?
黄帝说:好的。有的五行之气发作不符合时令,是什么原因?
岐伯曰:命其差。
岐伯说:是由于天然的不及。
帝曰:差有数乎?
黄帝说:对于不及有度数可以推测吗?
岐伯曰: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。
岐伯说:不及都相差三十度多一点。
帝曰:气至而先后者何?
黄帝说:运气的到来有先后,是什么原因?
岐伯曰:运太过则其至先,运不及则其至后,此候之常也。
岐伯说:运气太过则先于时令到来,运气不及则延后于时令到来,这是气候的常态。
帝曰:当时而至者何也?
黄帝说:气候变化对应时令而来,是什么原因?
岐伯曰:非太过非不及,则至当时,非是者害也。
岐伯说:没有太过和不及,则气候对应时令,不是这种情况就有危害。
帝曰:善。气有非时而化者何也?
黄帝说:好的。气有不在相应时令而化,是为什么?
岐伯曰:太过者当其时,不及者归其己胜也。
岐伯说:运气太过时气候变化与时令相应,运气不及则表现出克己五行所化之气。
帝曰:四时之气,至有早晏高下左右,其候何如?
黄帝说:四季之气到来时,有时间的早晚,有地理的高下,有位置的左右,怎样进行观察?
岐伯曰:行有逆顺,至有迟速,故太过者化先天,不及者化后天。
岐伯说:运行有顺逆之分,来时有快慢之别。因此,太过的运气生化先于天时,不及的运气生化延后于天时。
帝曰:愿闻其行何谓也?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运气的运行,是怎样的?
岐伯曰:春气西行,夏气北行,秋气东行,冬气南行。故春气始于下,秋气始于上,夏气始于中,冬气始于标。春气始于左,秋气始于右,冬气始于后,夏气始于前,此四时正化之常。故至高之地,冬气常在,至下之地,春气常在。必谨察之。
岐伯说:春气往西运行,夏气往北运行,秋气往东运行,冬气往南运行。因此,春气开始于下,秋气开始于上,夏气开始于岁中,冬气开始于岁末。春气开始于左侧,秋气开始于右侧,冬气开始于后方,夏气开始于前方,这是四季之气生化的常态。因此,海拔高处冬气常在,海拔低处春气常在,必须谨慎观察这些情况。
帝曰:善。
黄帝说:好的。
黄帝问曰:五运六气之应见,六化之正,六变之纪何如?
黄帝问到:在五运六气的表现中,六气的正常生化与极端变化,是怎样的?
岐伯对曰:夫六气正纪,有化有变,有胜有负,有用有病,不同其候,帝欲何乎?
岐伯回答说:六气的正常运行,有生化和变化,有克制与反克,有助益与损耗等各种情况,您想了解哪种情况?
帝曰:愿尽闻之。
黄帝说:希望全部给予解答。
岐伯曰:请遂言之。
岐伯说:请允许我阐述如下。
夫气之所至也,厥阴所至为和平,少阴所至为暄,太阴所至为埃溽,少阳所至为炎暑,阳明所至为清劲,太阳所至为寒氛,时化之常也。
六气的情况是这样的,厥阴来时表现为柔和、平缓,少阴来时表现为温暖,太阴来时表现为湿润,少阳来时表现为炎热,阳明来时表现为清凉,太阳来时表现为寒冷,这是六气在六个时段的生化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风府,为璺启;少阴所至为火府,为舒荣;太阴所至为雨府,为员盈;少阳所至为热府,为行出;阳明所至为司杀府,为庚苍;太阳所至为寒府,为归藏;司化之常也。
厥阴所到之处为风的驻地,表现为裂开、启动;少阳所到之处为火的驻地,表现为舒展、繁荣;太阴所到之处为雨的驻地,表现为圆满、充盈;少阳所到之处为热的驻地,表现为彰显;阳明所到之处为肃杀的驻地,表现为枯黄;太阳所到之处为寒的驻地,表现为储藏。这是六气司天时的生化常态。
厥阴所至,为生为风摇;少阴所至,为荣为形见;太阴所至,为化为云雨;少阳所至,为长为蕃鲜;阳明所至,为收为雾露;太阳所至,为藏为周密;气化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生发、风吹树动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繁荣、彰显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化育、云雨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生长、茂盛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收敛、雾露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储藏、严密。这是六气的气化常态。
厥阴所至,为风生,终为肃;少阴所至,为热生,中为寒;太阴所至,为湿生,终为注雨,少阳所至,为火生,终为蒸溽;阳明所至,为燥生,终为凉;太阳所至,为寒生,中为温,德化之常也。
厥阴所到之处,为风气发生,终止于肃杀;少阴所到之处,为热气发生,中气为寒水;太阴所到之处,为湿气发生,终止于大雨如注;少阳所到之处,为火气发生,终止于湿气蒸腾;阳明所到之处,为燥气发生,终止于清凉;太阳所到之处,为寒气发生,中气为温和。这是六气德化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毛化,少阴所至为羽化,太阴所至为倮化,少阳所至为羽化,阳明所至为介化,太阳所至为鳞化,德化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为皮毛类生化,少阴到来时为羽毛类生化,太阴到来时为裸体类生化,少阳到来时为羽毛类生化,阳明到来时为介壳类生化,太阳到来时为鳞片类生化,。这是六气德化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生化,少阴所至为荣化,太阴所至为濡化,少阳所至为茂化,阳明所至为坚化,太阳所至为藏化,布政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为生长,少阴到来时为繁荣,太阴到来时为濡湿,少阳到来时为茂盛,阳明到来时为坚强,太阳到来时为储藏。这是六气治理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飘怒太凉,少阴所至为太暄寒,太阴所至为雷霆骤注烈风,少阳所至为飘风燔燎霜凝,阳明所至为散落温,太阳所至为寒雪冰雹白埃,气变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为狂风大作、凉气袭人,少阴到来时为大热、大寒,太阴到来时为雷鸣电闪、暴风骤雨,少阳到来时为风火交织、冷霜凝结,阳明到来时为凋落、气温回升,太阳到来时为寒雪冰雹、大地泛白。这是六气极端变化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挠动,为迎随;少阴所至为高明焰,为曛;太阴所至为沉阴,为白埃,为晦瞑;少阳所至为光显,为彤云,为曛;阳明所至为烟埃,为霜,为劲切,为凄呜;太阳所至为刚固,为坚芒,为立,令行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扰动、迎合相随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光明、炎热、天光明亮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阴沉、昏暗、大地泛白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光明彰显、霞光满天、天光明亮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大地烟气缭绕、霜雪、强劲急切、风声萧瑟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刚强坚固、冰结为芒、立而不倒。这是六气行令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里急,少阴所至为疡疹身热,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,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,阳明所至为浮虚,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,病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腹内急性疼痛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疡疹、身体发热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积滞中焦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喷嚏、呕吐、疮疡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浮肿、气虚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关节屈伸不利。这是六气致病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支痛,少阴所至为惊惑,恶寒战栗,谵妄,太阴所至为积满,少阳所至惊躁,瞀昧暴病,阳明所至为鼽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病,太阳所至为腰痛,病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手臂疼痛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惊恐、怕冷、颤栗、胡言乱语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胃脘积滞、满闷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惊怵烦躁、失神、突发疾病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鼻炎、下半身至足部都发病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腰部疼痛。这是六气致病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緛戾,少阴所至为悲妄衄蔑,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,少阳所至为喉痹耳呜呕涌,阳明所至胸痛皴揭,太阳所至为寝汗痉,病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筋肉拘急短缩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悲伤妄想、出血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中焦满闷、霍乱、呕吐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咽喉炎、耳鸣、突发呕吐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胸部疼痛、皮肤皲裂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虚汗、痉挛。这是六气致病的常态。
厥阴所至为胁痛、呕泄,少阴所至为语笑,太阴所至为重胕肿,少阳所至为暴注,狂瘈,暴死,阳明所至为鼽嚏,太阳所至为流泄,禁止,病之常也。
厥阴到来时,表现为胁肋疼痛、呕吐、腹泻;少阴到来时,表现为大笑不休;太阴到来时,表现为肢体沉重、浮肿;少阳到来时,表现为急性腹泻、狂妄、猝死;阳明到来时,表现为鼻痒、喷嚏;太阳到来时,表现为大汗、小便无尿。这是六气致病的常态。
凡此十二变者,报德以德,报化以化,报政以政,报令以令,气高则高,气下则下,气后则后,气前则前,气中则中,气外则外,位之常也。故风胜则动,热胜则肿,燥胜则干,寒胜则浮,湿胜则濡泄,甚则水闭胕肿,随气所在,以言其变耳。
六气的十二种变化,报德以德,报化以化,报政以政,报令以令,气高则高,气下则下,气后则后,气前则前,气中则中,气外则外,这是六气在相应位置的常态。因此,风气盛大则发动;热气盛大则肿胀;燥气盛大则干燥;寒气盛大则浮肿;湿气盛大则腹泻,严重时水液不能排出而浮肿;随着六气的到来,能够明确身体的病变。
帝曰:愿闻其用也。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六气的更多作用。
岐伯曰:夫六气之用,各归不胜而为化,故太阴雨化,施于太阳;太阳寒化,施于少阴,少阴热化,施于阳明;阳明燥化,施于厥阴;厥阴风化,施于太阴,各命其所在以征之也。
岐伯说:六气的作用,各自归于受制的五行而能正常生化。因此,太阴的雨化土,施加于太阳水;太阳的寒化水,施加于少阴火;少阴的热化火,施加于阳明金;阳明的燥化金,施加于厥阴木;厥阴的风化木,施加于太阴土。各自在相应位置以调节所制五行的正常生化。
帝曰:自得其位何如?
黄帝说:六气在各自应得位置,会怎样?
岐伯曰:自得其位常化也。
岐伯说:各自在应得的位置,才能正常生化。
帝曰:愿闻所在也。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应得位置的情况。
岐伯曰:命其位而方月可知也。
岐伯说:六气应得的位置,通过方位和月令就可以获知。
帝曰:六位之气盈虚何如?
黄帝说;六气的盛衰是怎样的?
岐伯曰:太少异也。太者之至徐而常,少者暴而亡。
岐伯说:有太过与不及的不同,太过时来的徐缓而符合时令,不及时来的急促而不符合时令。
帝曰:天地之气盈虚何如?
黄帝说:司天之气、在泉之气的盛衰是怎样的?
岐伯曰:天气不足,地气随之;地气不足,天气从之,运居其中而常先也。恶所不胜,归所同和,随运归从,而生其病也。故上胜则天气降而下,下胜则地气迁而上。多少而差其分,微者小差,甚者大差,甚则位易气交,易则大变生而病作矣。大要曰:甚纪五分,微纪七分,其差可见,此之谓也。
岐伯说:司天之气不足,在泉之气发随之上升发挥作用;在泉之气不足,司天之气从之下降发挥作用,岁运之气在其中而首先发挥作用。厌恶克制自身的五行之气,归顺生扶助益自身的五行之气,随五运之气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疾病。因此,司天气盛则天气下降,在泉气盛则地气上升。气盛的多少而决定下降与上升的差距,气盛微弱差距小,气盛显著差距大,气盛显著则六气的相应位置改变,位置改变则气候大变,从而致使疾病形成。《大要》中说:气盛显著的年份相差五分,气盛微弱的年份相差七分,差距就能明显可见,就是这种情况。
帝曰:善。论言热无犯热,寒无犯寒,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前面论述时讲到:热症不用热药,寒症不用寒药。我想不避热药或者不避寒药,应该怎样处理?
岐伯曰:悉乎哉问也。发表而不远热,攻里不远寒。
岐伯说:问的很详细啊。时令热,寒邪在表,用辛热散发,是不避热;时令寒,热邪在内,用寒药疏泄,是不避寒。
帝曰:不发不攻,而犯寒犯热何如?
黄帝说:不用散发也不用疏泄,寒热造成的疾病会怎样?
岐伯曰:寒热内贼,其病益甚。
岐伯说:寒热向内侵入脏腑,疾病就会越发严重。
帝曰:愿闻无病者何如?
黄帝说:希望听一下寒热对健康的人有那些影响?
岐伯曰:无者生之,有者甚之。
岐伯说:健康的人被寒热侵袭就会生病,有病的人病情会更加严重。
帝曰:生者何如?
黄帝说:会发生什么样的疾病?
岐伯曰:不远热则热至,不远寒则寒至,寒至则坚否,腹满、痛急、下利之病生矣。热至则身热,吐下霍乱,痈疽疮疡、瞀郁、注下、狂瘈、肿胀、呕、鼽衄、头痛、骨节变、肉痛、血溢、血泄、淋閟之病作矣。
岐伯说:不避开热邪则生热病,不避开寒邪则生寒病。寒病发生则导致胸膈胀满、腹胀、突发疼痛、腹泻等疾病发生。热病发生则导致身热、呕吐、霍乱、痈疽疮疡、抑郁、腹泻、狂妄、肿胀、鼻炎、头痛、骨节炎症、肌肉疼痛、出血、便血、尿闭等疾病形成。
帝曰:治之奈何?
黄帝说:怎样治疗呢?
岐伯曰:时必顺之,犯者治以胜也。
岐伯说:顺应时令施治,对于邪气已经侵入,寒邪用热,热邪用寒。
黄帝问曰:妇人重身,毒之何如?
黄帝问到:妇女怀孕时,怎样用药?
岐伯曰:有故无损,亦无殒也。
岐伯说:根据寒热因症施治就没有损害,也不会影响胎儿。
帝曰:愿闻其故何谓也?
黄帝说:希望讲一下,怎样因症施治?
岐伯曰:大积大聚,其可犯也,哀其大半而止,过者死。
岐伯说:对于较为严重的寒热积聚,可以用药,病邪衰减到一半以上,即可停止用药,过度用药则造成胎儿死亡。
帝曰:善。郁之甚者,治之奈何?
黄帝说:好的。对于郁滞很严重的患者,应怎样治疗?
岐伯曰:木郁达之,火郁发之,土郁夺之,金郁泄之,水郁折之。然调其气,过者折之,以其畏也,所谓泻之。
岐伯说:木气郁滞则通达,火气郁滞则散发,土气郁滞则剥夺,金气郁滞则疏泄,水气郁滞则调节。在调理气机时,太过的要进行减损,用克制它的五行,就是所说的泻法。
帝曰:假者何如?
黄帝说:不是真正的太过,怎么办?
岐伯曰:有假其气,则无禁也。所谓主气不足,客气胜也。
岐伯说:郁滞如同太过,没有禁忌。就是所说的主气不足,客气相克。
帝曰:至哉圣人之道,天地大化,运行之节,临御之纪,阴阳之政,寒暑之令,非夫子孰能通之,请藏之灵兰之室,署曰六元正纪,非斋戒不敢示,慎传也。
黄帝说:这是很精深的圣人之道,天地之气的生化,五运的节律,六气加临的流年,阴阳的变化,寒暑的时令,不是先生谁能够通晓,请允许我收藏在灵兰之室,署名为:六元正纪,不斋戒不敢阅读,要谨慎的传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