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!
登录
  • 参同直解
  • 悟真直解
  • 灵宝毕法
  • 金华宗旨
  • 道窍直解
  • 修真后辩
  • 命理阐微
  • 禅韵丹心
吾悦书斋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
  • 首页
  • 文化传承
  • 生命阐微
  • 五行养生
  • 经典导读
  • 周易经传
  • 老子直解
  • 黄帝内经
  • 关于我们
bj
首页

老子直解
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—9)

[导读]老子姓李名耳,出生于公元前约571年,春秋晚期的陈国苦县。先秦文化集大成者,东方哲学奠基人,被道教和民间诸多宗派奉为始祖,老子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的哲学、自然科学、社会学、道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。...
02/241,731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0—18)

第十章  是谓玄德 营魄抱一,能毋离乎? 营气与魄气融合在一起,能够将其分离吗? 抟气致柔,能婴儿乎? 把真气聚合起来使身体柔顺,能像婴儿那样吗? 修除玄览,能无疵乎? 去除内观中的杂像,能够没有任何...
02/241,050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9—27)

第十九章  见素抱朴 绝圣弃知,民利百倍。 断绝对圣人的崇拜,放弃谋略机巧,对于民众有百倍的利益。 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。 断绝仁爱,放弃资助,民众就会恢复孝慈。 绝巧弃利,盗贼无有。 不用技巧,放弃谋...
02/241,344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28—36)

第二十八章  恒德不离 知其雄,守其雌,为天下溪;为天下溪,恒德不离;恒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 知道自己的雄壮,却能够表现出柔弱,就像天下的沟溪;成为众水所聚的沟溪,长期保持不变;长期不变,就能够回归到...
02/241,147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37—45)

第三十七章  化而欲作 道恒无名,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 道恒久以来没有名称,侯王如果能够遵守道的法则,万物都将自动的发生变化。 化而欲作,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。 通过变化而发生作用,我将充满无名的...
02/241,217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46—54)

第四十六章  知足之足 天下有道,却走马以粪。天下无道,戎马生于郊。 天下事能够合道而行,就会把马还给农夫,让马到田间去运粪耕耘。天下事不能够合道而行,就把马武装起来安置在郊外。 罪莫大于可欲,祸莫大...
02/241,749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55—63)

第五十五章  物壮则老 含德之厚者,比于赤子,蜂虿虺蛇弗蜇,攫鸟猛兽弗搏,骨弱筋柔而握固。 具有深厚德行的人,好比刚出生的婴儿,蜂蝎毒蛇都不会加害他,猛禽猛兽也不会去抓他,虽然骨弱筋柔,但是,用手攥住...
02/241,637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64—72)

第六十四章  无为无败 其安也,易持也。其未兆也,易谋也。其脆也,易判也。其微也,易散也。 具有安定的局面,才能持久。没有出现迹象以前,容易制定策略;对于脆弱的人,很容易对他做出评判;由于微弱没有凝聚...
02/241,243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老子直解

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73—81)

第七十三章  是以不病 知不知,尚矣。不知不知,病矣。 能够知道自己的无知,这是很高尚的。不知道自己的无知,就是一种缺点。 是以圣人之不病,以其病病也,是以不病。 因此,圣人之所以没有缺点,就是能够知...
02/241,257老子直解
阅读全文

本类热门
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46—54) 1,749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—9) 1,731 2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55—63) 1,637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9—27) 1,344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64—72) 1,243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37—45) 1,217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28—36) 1,147 1
  • 经典导读:老子五千言(10—18) 1,050 1

随机文章

  • 五行漫谈:怎样才能获得福报 08/21 1,089
  • 经典导读:清静经 07/09 973
  • 易经直解:第三十五卦 火地晋 09/08 1,536
  • 习语|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,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? 06/06 169
  • 丹道玄微:蛰龙逍遥歌 08/21 1,036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03/15 172
  • 经典导读:增广贤文 08/23 707
  • 五行养生:长寿攻略之“信者实” 08/20 1,048

关于本站

历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,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,用中华文化的力量,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关注我们

  • 五行学堂

    公众号

  • 吾悦书斋

    喜马拉雅

  • 吾悦书斋

    收藏本站

推荐栏目

  • 文化传承
  • 五行养生
  • 生命阐微
  • 经典导读
  • 参同直解
  • 悟真直解
  • 灵宝毕法
  • 金华宗旨
  • 道窍直解
  • 健康讲座
  • 筑基精要
  •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2003-2025  吾悦书斋  版权所有

鲁公网安备37160202000893号 鲁ICP备2023029535号-1
  • 繁
  • 吾悦书斋 本页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