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经直解:第五十二篇 刺禁论

易 麟
管理员
507
文章
0
粉丝
黄帝内经53阅读模式

内经直解:第五十二篇 刺禁论-图片1

「导读」刺禁,指出了人体的禁刺部位,以及误刺的后果。刺伤脏器,则死,刺伤经脉,或病或死。五脏有要害,不可不察,针刺有所禁止,不可不知。

黄帝问曰:愿闻禁数?

黄帝问到:希望听一下,针刺有哪些禁忌?

岐伯对曰:脏有要害,不可不察。肝生于左,肺藏于右,心部于表,肾治于里,脾为之使,胃为之市。

岐伯回答说:内脏都有致命之处,不可不慎重观察。肝脏生发于身体左侧,肺脏肃降于身体右侧,心脏宣发于体表,肾脏储藏于体内,脾脏为人体能量的驱使,胃为饮食的容器。

膈肓之上,中有父母,七节之傍,中有小心,从之有福,逆之有咎。

隔膜之上的中间是心脏,在第七胸椎棘突旁侧,针刺时要小心谨慎,遵循针刺原则有益康复,违背针刺原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。

刺中心,一日死。其动为噫。

刺中心脏,一日内死亡,表现为嗳气。

刺中肝,五日死。其动为语。

刺中肝脏,五日内死亡,表现为多语。

刺中肾,六日死。其动为嚏。

刺中肾脏,六日内死亡,表现为喷嚏。

刺中肺,三日死。其动为咳。

刺中肺脏,三日内死亡,表现为咳嗽。

刺中脾,十日死。其动为吞。

刺中脾脏,十日内死亡,表现为吞咽困难。

刺中胆,一日半死。其动为呕。

刺中胆腑,一日半内死亡,表现为呕吐。

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。

针刺足背,损伤大血管导致出血不止,会死亡。

刺面中溜脉,不幸为盲。

针刺面部,损伤溜脉,会导致失明。

刺头中脑户,入脑立死。

针刺头部,刺中脑户穴,深入脑内立即死亡。

刺舌下中脉太过,血出不止为喑。

针刺舌下,损伤血脉太过,出血不止导致失音。

刺足下布络,中脉,血不出为肿。

针刺脚下络脉,损伤血脉,血流不出发病为肿胀。

刺郄中大脉,令人仆脱色。

针刺郄穴,损伤大血脉,令人跌扑、失色。

刺气街中脉,血不出,为肿鼠仆。

针刺气冲穴,损伤血脉,淤血不能流出,会淤肿、屈身跌倒。

刺脊间中髓为伛。

针刺脊柱之间,损伤脊髓,会使人弯腰难以直立。

刺乳上,中乳房,为肿根蚀。

针刺乳上穴,损伤乳房,发病为肿胀、糜烂。

刺缺盆中内陷气泄,令人喘咳逆。

针刺缺盆穴,行针过深损伤肺叶,令人喘息、咳嗽、气逆。

刺手鱼腹内陷为肿。

针刺手掌鱼际,行针过深,发病为淤肿。

无刺大醉,令人气乱;无刺大怒,令人气逆:无刺大劳人;无刺新饱人;无刺大饥人;无刺大渴人;无刺大惊人。

不可在酒醉时针刺,令人气机散乱;不可在大怒时针刺,令人气机上逆;不可在劳累时针刺;不可在饭饱时针刺;不可在饥饿时针刺;不可在口渴时针刺;不可在受惊时针刺。

刺阴股中大脉,血出不止,死。

针刺腹股沟穴位,损伤大血脉,出血不止,死亡。

刺客主人内陷中脉,为内漏为聋。

针刺上关穴,进针过深损伤血脉,造成内漏会导致耳聋。

刺膝髌出液为跛。

针刺膝部髌骨以下,流出滑膜粘液,发病为走路不稳。

刺臂太阴脉,出血多,立死。

针刺手太阴肺经,出血过多,立即死亡。

刺足少阴脉,重虚出血,为舌难以言。

针刺足少阴肾经,出血会导致重度虚弱,发病为讲话困难。

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。

针刺膺窗穴,进针过深,损伤肺脏,发病为喘息、气逆、仰面呼吸。

刺肘中内陷气归之,为之不屈伸。

针刺手肘,进针过深,邪气内滞,发病为不能屈伸。

刺阴股下三寸内陷,令人遗溺。

针刺腹股沟以下三寸处,进针过深,发病为小便失禁。

刺腋下胁间内陷,令人咳。

针刺腋下胁间,进针过深,令人咳嗽。

刺少腹中膀胱溺出,令人少腹满。

针刺小腹,损伤膀胱,致使尿液外泄,发病为小腹胀满。

刺腨肠内陷,为肿。

针刺承筋穴,进针过深,发病为淤肿。

刺眶上陷骨中脉,为漏为盲。

针刺眼眶上侧,损伤骨膜血脉,发病为漏、为盲。

刺关节中液出,不得屈伸。

针刺关节造成损伤,有滑膜粘液流出,导致关节不能屈伸。

 

内经直解:第五十二篇 刺禁论-图片2

继续阅读
 
  • 本文由 易 麟 发表于2025年3月15日 08:27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