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经直解:第五十四篇 针解论

易麟
管理员
517
文章
0
粉丝
黄帝内经84阅读模式

内经直解:第五十四篇 针解论-图片1

「导读」本篇论述了针刺的补泻手法,阐明了针感与针刺疗效的关系。强调了针刺时医者应做到思想集中、态度严谨、明确病位、端正手法,并注意调节病人的精神活动,以利于治疗。并根据天地阴阳与人身感应的道理,阐述了九针的作用与适应范围。

黄帝问曰:愿闻九针之解,虚实之道。

黄帝问到:希望听一下九针的用法,以及虚实之道。

岐伯对曰:刺虚则实之者,针下热也,气实乃热也。满而泄之者,针下寒也,气虚乃寒也。菀陈则除之者,出恶血也。

岐伯回答说:针刺治疗虚症则用补法,针感发热,是因为内气已经充实而发热。治疗实证则用泄法,针感寒冷,是因为邪气开始衰退而寒冷。血气郁滞则针刺放血,排出淤血即可康复。

邪胜则虚之者,出针勿按。

邪气盛大就用泻法,取针时不要按住针孔。

徐而疾则实者,徐出针而疾按之;疾而徐则虚者,疾出针而徐按之。

在实际操作中,慢而快的手法用于补法,即缓慢取针而快速按住针孔;快而慢的手法用于泻法,即快速取针而缓慢按住针孔。

言实与虚者,寒温气多少也。

所讲的实与虚,是指针感寒为气虚,针感温为气实。

若无若有者,疾不可知也。

如果虚实不显著,是什么疾病就很难判断。

察后与先者,知病先后也。

通过观察病症出现的先后,就能知道疾病虚实的先后变化。

为虚与实者,工勿失其法。若得若失者,离其法也。

对于虚症与实症的处理,医生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。对于虚实不显著的疾病,就不要采用针对虚实的治疗方法。

虚实之要,九针最妙者,为其各有所宜也。

对于虚实的问题,用九针处理最妙,因为九针能够针对不同病症进行治疗。

补泻之时者,与气开阖相合也。

补泻的时机,要与气脉的开闭相吻合。

九针之名,各不同形者,针穷其所当补泻也。

九针的名称对应不同形状的针具,全部针具都是为了适用于补泻的治疗。

刺实须其虚者留针,阴气隆至,乃去针也;刺虚须其实者,阳气隆至,针下热,乃去针也。

针刺治疗实证必须用泄法,下针后留针,阴气聚集到针下时方可取针。针刺治疗虚症必须用补法,阳气聚集到针下发热时方可取针。

经气已至,慎守勿失者,勿变更也。

经脉气机已经到达,谨慎的守护不可错失,也不要变更进针的深度和手法。

深浅在志者,知病之内外也。

进针的深浅在于用心把握,是因为了解疾病的虚实。

远近如一者,深浅其候等也。

行针远近如一,是掌握了无论病变的深浅,候气的方法都是一样。

如临深渊者,不敢堕也。

行针时如临深渊,不可有丝毫的懈怠或疏忽。

手如握虎者,欲其壮也。

行针时手如握虎,是想壮大气势,增强针感。

神无营于众物者,静志观病人,无左右视也。

施术时要专心致志,静下心来观察病人的情况,不可左顾右盼。

义无邪下者,欲端以正也。

行针时不可倾斜,要非常的端正。

必正其神者,欲胆病人目,制其神,令气易行也。

必须调正患者的神识,注意患者的眼睛,掌控其精神,使气机容易运行。

所谓三里者,下膝三寸也;所谓跗之者,举膝分易见也;巨虚者,矫足䯒独陷者;下廉者陷下者也。

所说的足三里,在膝下三寸;所说的跗阳穴,膝部上举即容易可见;巨虚穴,在胫骨外侧下陷处;下廉穴在前臂桡侧下陷处。

帝曰: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,愿闻其方,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。

  黄帝说:我听说九针与天地、四季阴阳相应,希望听一下这里面的法则,能够传给后世作为常识。

岐伯曰:夫一天、二地、三人、四时、五音、六律、七星、八风、九野,身形亦应之,针各有所宜,故曰九针。

岐伯说:一感应天,二感应地,三感应人,四感应时,五感应音,六感应律,七感应星,八感应风,九感应野,身体也与此相感应。不同针具各有适用的症状,因此称为九针。

人皮应天,人肉应地,人脉应人,人筋应时,人声应音,人阴阳合气应律,人齿面目应星,人出入气应风,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。

人的皮肤感应于上天,肌肉感应于大地,血脉感应于人事,筋膜感应于时节,人声感应于五音,人体的阴阳合气感应于六律,人的牙齿、面目感应于星宿,人的呼吸感应于风动,人体的九窍、三百六十五条络脉感应于九野。

故一针皮、二针肉、三针脉、四针筋、五针骨、六针调阴阳、七针益精、八针除风、九针通九窍、除三百六十五节气。此之谓各有所主也。

因此一针,主治皮肤;二针,治疗肌肉;三针,治疗血脉;四针,治疗筋膜;五针,治疗骨骼;六针,调节阴阳;七针,补益精气;八针,清除风邪;九针,疏通九窍、清除三百六十五条络脉中的邪气,这就是九针各有所主。

人心意应八风,人气应天,人发齿耳目五声,应五音六律,人阴阳脉血气应地,人肝目应之九。

人的意识感应八风;人体气机感应于天;人体的头发、牙齿、耳目以及五声,感应五音六律;人体的阴阳、经脉、血气,感应于大地;人体的肝目感应于九野。

 

内经直解:第五十四篇 针解论-图片2

继续阅读
 
  • 本文由 易麟 发表于2025年3月15日 08:25: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