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导读」标本,指阴阳先后之气,发病前为本,发病后为标。病传,指心病传肺,肺病传肝,肝病传脾,脾病传肾,五行相克而传。如间隔一个脏器传病,则为相生而传,病当自止,不止,而传至三四个脏器时,可用针刺。
黄帝问曰:病有标本,刺有逆从奈何?
黄帝问到:疾病有标本之分,针刺有逆从之别,这是怎么回事?
岐伯对曰:凡刺之方,必别阴阳,前后相应,逆从得施,标本相移。
岐伯回答说:所有针刺的方法,必须辨别阴阳,使身体前后相应,逆从原则得以正确实施,标本能够相互参照。
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,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,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,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。故治有取标而得者,有取本而得者,有逆取而得者,有从取而得者。故知逆与从,正行无问,知标本者,万举万当,不知标本,是谓妄行。
因此说,有的疾病在标可治标,有的疾病在本可治本,有的疾病在本可治标,有的疾病在标可治本。所以,在治疗中有取标治愈的,有取本而治愈的,有逆取而治愈的,有从取而治愈的。因此,知道了逆与从,就掌握了施术的原则,消除了疑问。知道了标与本,就能得心应手,不知道标与本,就是盲目施治。
夫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,小而大,言一而知百病之害,少而多,浅而博,可以言一而知百也。以浅而知深,察近而知远,言标与本,易而勿及。
阴阳、逆从、标本是针刺的基本原则。能够以小知大,讲一病而能知对百病的危害;能够以少知多,由浅而能入深,也能以一而知百。以浅显的表现而能探知深层的病理,观察近处而能获知远处的变化,就是标与本之间的关系,这个原则容易明白,不可忽视。
治反为逆,治得为从。
治疗原则违背标本为逆,顺应标本为从。
先病而后逆者,治其本;先逆而后病者,治其本。
先发病而后发生气血逆乱的,先治其本;先气血逆乱而后生病的,也治其本。
先寒而后生病者,治其本;先病而后生寒者,治其本。
先感受寒邪而后生病的,先治其本;先患病而后生寒的,也治其本。
先热而后生病者,治其本;先热而后生中满者,治其标。
先感受热邪而后生病的,先治其本;先感受热邪而后胸中满闷的,先治其标。
先病而后泄者,治其本;先泄而后生他病者,治其本。必先调之,乃治其他病。
先患病而后发生泄泻的,先治其本;先泄泻而后发生其他疾病的,也治其本。必须先调理泄泻,然后再治其他疾病。
先病而后先中满者,治其标;先中满而后烦心者,治其本。
先患病而后胸中满闷的,先治其标;先发生胸中满闷而后出现烦心的,先治其本。
人有客气,有同气。
人体有风热湿火燥寒客气侵入,也有风热湿火燥寒同气存在。
小大不利,治其标;小大利,治其本。
大小便不利的,先治其标;大小便通畅的,先治其本。
病发而有余,本而标之,先治其本,后治其标。病发而不足,标而本之,先治其标,后治其本。
发病时邪气有余,本重于标,先治邪气有余,后治正气不足;发病时正气不足,标重于本,先治正气不足,后治邪气有余。
谨察间甚,以意调之。间者并行,甚者独行,先以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,治其本。
谨慎的诊察疾病的轻重缓急,疏理思路确定施治方案。轻缓的疾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施治,急重的疾病采用特定方法治疗。先有大小便不利而后引发其他病症的患者,要治疗其本。
夫病传者,心病,先心痛,一日而咳,三日胁肢痛,五日闭塞不通,身痛体重,三日不已死。冬夜半,夏日中。
再讲一下疾病的传变规律,以五行相克而发生传变。心病为火,先是心绞痛,一日后,由心传变到肺,开始咳嗽;三日后,由肺传变到肝,胁肋部疼痛;五日后,由肝传变到脾,闭塞不通,身痛体重;又过三日,由脾传变到肾,不能及时治愈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半夜,夏季死于中午。
肺病喘咳,三日而胁肢满痛,一日身重体痛,五日而胀,十日不已死。冬日入,夏日出。
肺病为金,发病时喘息、咳嗽,三日后,由肺传变到肝,胁肢胀满、疼痛;又过一日,由肝传变到脾,身体沉重;又过五日,由脾传变到胃,腹胀;十日内不能及时治疗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黄昏,夏季死于拂晓。
肝病头目眩胁肢满,三日体重身痛,五日而胀,三日腰脊少腹痛胫酸,三日不已死。冬日入,夏早食。
肝病为木,发病时头晕目眩、胁肢胀满,三日后,由肝传变到脾,身体沉重、疼痛;五日后,由脾传变到胃,腹胀;又三日,由胃传变到肾,腰脊、小腹疼痛,小腿酸痛;又三日不能及时治愈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日落后,夏季死于早饭时。
脾病身痛体重,一日而胀,二日少腹腰脊痛,胫酸,三日背𦛗筋痛,小便闭,十日不已死。冬入定,夏晏食。
脾病为土,发病时身体沉重,一日后,腹胀;二日后,由脾传变到肾,小腹、腰脊疼痛,小腿酸痛;三日后,由肾传变到膀胱,背脊筋痛,小便不通。十日内不能及时治疗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入夜时,夏季死于晚饭时
肾病少腹腰脊痛䯒酸,三日背𦛗筋痛,小便闭,三日腹胀,三日两胁肢痛,三日不已死。冬大晨,夏晏晡。
肾病为水,发病时小腹、腰脊疼痛,小腿酸痛。三日后,由肾传变到膀胱,背脊筋痛,小便不通;又三日,由膀胱传变到胃,腹胀;又三日,由胃传变到肝,两胁肢痛。又三日不能好转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大清早,夏季死于傍晚后。
胃病胀满,五日少腹腰脊痛䯒酸,三日背𦛗筋痛,小便闭,五日身体重,六日不已死。冬夜半后,夏日眣。
胃病为土,发病时腹部胀满。五日后,由胃传变到肾,出现小腹、腰脊疼痛,小腿酸痛;又三日,由肾传变到膀胱,背脊筋痛,小便不通;又五日,由膀胱传变到脾,身体沉重。又六日不能好转,就后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半夜后,夏季死于午后。
膀胱病,小便闭,五日少腹胀,腰脊痛䯒酸,一日腹胀,一日身体痛,二日不已死。冬鸡鸣,夏下晡。
膀胱病为水,发病时小便不通。五日后,由膀胱传变到肾,腰脊疼痛,两腿酸痛;又过一日,由肾传变到小肠,腹胀;又过一日,由小肠传变到心脏,身体疼痛。二日后不能好转,就会危重死亡。冬季死于鸡鸣时分,夏季死于下午后。
诸病以次是相传,如是者,皆有死期,不可刺。间一脏止及至三四脏者,乃可刺也。
各类疾病以五行相生而传病,如果是以五行相克传病,患者就会面临死期,不可针刺治疗。若病邪只传变到间隔的一个脏器,或传到三、四个脏器才停止传变,这样的疾病可以用针刺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