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!
登录
  • 参同直解
  • 悟真直解
  • 灵宝毕法
  • 金华宗旨
  • 道窍直解
  • 修真后辩
  • 命理阐微
  • 禅韵丹心
吾悦书斋 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
  • 首页
  • 文化传承
  • 生命阐微
  • 五行养生
  • 经典导读
  • 周易经传
  • 老子直解
  • 黄帝内经
  • 关于我们
bj
首页

黄帝内经

五行养生

健康之旅:大医无方,自然天成

五月的大草原,已被夏日暖风涂满了绿色,小草栖息在延绵起伏的原野上,摇曳着翅膀在低低的吟唱,一幅水木交融的自然画卷,在银川通往鄂前旗的高速路两旁迅速展开。虽然早有预料,还是被大草原无垠的宽广而深深震撼,...
05/23355五行养生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

[导读]《重广补注黄帝内经▪素问》,成书于唐代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,作者王冰在序中自述:自幼追求道学,一直喜爱养生,有幸遇到《黄帝内经》,就将其作为学习的龟镜。然而,传世读本错误荒谬、篇目重叠、文...
03/15329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

「导读」四气,为春、夏、秋、冬四时之气;调神,为调理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的神志。本篇阐述了顺应四时阴阳变化,调养精神情志的原则和方法。提出了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养生原则,并从养生角度强调了“治未病”...
03/15291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

「导读」生气,即维持生命的阴阳之气;通天,向上与天气相同。该篇以“天人相应”为核心,阐述了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的关联,提出“生命之本,本于阴阳”的生命观,构成了中医的理论基础。   黄帝曰:夫自古通天...
03/15273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

「导读」金匮,即装书的柜子;真言,即真话,真实诚挚的语言。本篇从四时气候与五脏的关系,阐述了季节性疾病的发病规律。进一步说明了阴阳学说在医学上的灵活运用,并讨论人体脏腑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内在联系。 黄...
03/15164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

「导读」阴阳,为阴阳之气;应象,为感应,为类象。本篇阐明了阴阳与天地四时、五行的感应关系,构建了人体脏腑生理、病理与自然四时五行相感应的理论体系。并确立了“阳病治阴,阴病治阳”的治疗原则,以及“治病必...
03/15282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六篇 阴阳离合论

「导读」阴阳,指阴经和阳经;离,一分为三,合,三并为一。本篇以足三阳、三阴经的分布、交接等特点,论证了“三阴一体、三阳一体”的经脉结构,从而形成人体气路的立体思维模式。 黄帝问曰:余闻天为阳,地为阴,...
03/15109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七篇 阴阳别论

「导读」阴阳,为阴阳经脉;别,为另外、特殊。本篇侧重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及其分类、主病和预后进行了阐述。所论脉之阴阳,侧重于三阴三阳经脉,在病证诊断方面的意义,与阴阳常论有所不同,故名:阴阳别论。  ...
03/15129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八篇 灵兰秘典论

「导读」灵兰,为藏书的房间;秘典,为需要保密的经典文章。本篇重点阐发了人体十二脏腑的功能和作用,以灵兰秘典之名,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。 黄帝问曰:愿闻十二脏之相使,贵贱何如? 黄帝问到:希望听一下人体...
03/15117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九篇 六节藏象论

「导读」六节,甲子六十日为一节,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;藏象,指藏于体内的脏腑,而征象、形象开窍于外。本篇为论述岁运的总纲,以天度、脏象阐明人与天地相应之理,并介绍了人迎与寸口脉象异常所发生的病变反应。 ...
03/1594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十篇 五藏生成

「导读」五脏禀赋天地之气,相合于五行,各有相生相制,制则生化,化则成就。本篇论述了五脏间的制化,以及与五味、面色、脉象之间的关系。 心之合脉也,其荣色也,其主肾也。 心脏与血脉相应,表现在面色,肾水能...
03/15128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黄帝内经

内经直解:第十一篇 五藏别论

「导读」五脏,为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;别,为脑、髓、骨、脉、胆、女子胞。文中着重讨论了五脏六腑、奇恒之腑、传化之腑的概念、功能特点。同时讨论了切寸口脉诊病的原理,诊断疾病的一般方法。 黄帝问曰:余闻方士...
03/15104经典导读 黄帝内经
阅读全文

文章分页

1 2 3 … 7

本类热门

  • 内经直解:第一篇 上古天真论 329 1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291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五篇 阴阳应象大论 282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三篇 生气通天论 273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 176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论 170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四篇 金匮真言论 164 0
  • 内经直解: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 160 0

随机文章

  • 习近平: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08/31 325
  • 五行养生:阳康之后辟谷需谨慎 06/10 326
  • 养生妙法:自然睡眠,恢复精气神的简便方法 03/07 187
  • 内经直解:第四十四篇 痿论 03/15 85
  • 参同直解:日月含符章第三 11/15 2,308
  • 禅韵丹心:出发!武汉——为奉献者而歌 01/27 1,356
  • 易学澜微:乐天知命,大哉乾元! 08/21 1,519
  • 经典导读:师说 09/11 857

关于本站

历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文化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、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,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让我们更好的认识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,用中华文化的力量,托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
关注我们

  • 五行学堂

    公众号

  • 吾悦书斋

    喜马拉雅

  • 吾悦书斋

    收藏本站

推荐栏目

  • 文化传承
  • 五行养生
  • 生命阐微
  • 经典导读
  • 参同直解
  • 悟真直解
  • 灵宝毕法
  • 金华宗旨
  • 道窍直解
  • 健康讲座
  • 筑基精要
  • 关于我们

Copyright ©2003-2025  吾悦书斋  版权所有

鲁公网安备37160202000893号 鲁ICP备2023029535号-1
  • 繁
  • 吾悦书斋 本页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