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帝问曰: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,何如而从,何如而逆?得失之意,愿闻其事。 黄帝问到:结合人的形体依据四季五行进行治疗,怎样做为适从?怎样做为背离?其中有哪些得失,愿意听讲一下这件事。 岐伯对曰:五行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三篇 宣明五气
五味所入:酸入肝、辛入肺、苦入心、咸入肾、甘入脾,是为五入。 五种食物的摄取:酸味入肝,辛味入肺,苦味入心,咸味入肾,甘味入脾,作为五入。 五气所病:心为噫,肺为咳,肝为语,脾为吞,肾为欠,为嚏,胃为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四篇 血气形志
夫人之常数,太阳常多血少气,少阳常少血多气,阳明常多气多血,少阴常少血多气,厥阴常多血少气,太阴常多气少血。此天之常数。 人体平时的气血运行状态:太阳经多血而少气,少阳经少血而多气,阳明经多气也多血,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五篇 宝命全形论
黄帝问曰:天复地载,万物悉备,莫贵于人。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君王众庶,尽欲全形。形之疾病,莫知其情,留淫日深,着于骨髓,心私虑之。余欲针除其疾病,为之奈何? 黄帝问到:天地之间,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六篇 八正神明论
黄帝问曰:用针之服,必有法则焉,今何法何则? 黄帝问到:使用针刺治病,必然有一定的法则,这些法则是什么? 岐伯对曰:法天则地,合以天光。 岐伯回答说:效法天地自然规律,配合日月星辰运行。 帝曰:愿卒闻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七篇 离合真邪论
黄帝问曰:余闻九针九篇,夫子乃因而九之,九九八十一篇,余尽通其意矣。经言气之盛衰,左右倾移。以上调下,以左调右。有余不足,补泻于荣输,余知之矣。此皆荣卫之倾移,虚实之所生,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。余愿闻邪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八篇 通评虚实论
黄帝问曰:何谓虚实? 黄帝问到:什么是虚实? 岐伯对曰: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 岐伯回答说:邪气强盛则实,精气被剥夺则虚。 帝曰:虚实何如? 黄帝说:虚实有哪些影响? 岐伯曰:气虚者,肺虚也。气逆者...
内经直解:第二十九篇 太阴阳明论
黄帝问曰:太阴阳明为表里,脾胃脉也,生病而异者何也? 黄帝问到: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为表里关系,都是与脾胃有关的经脉,发病时却有不同的表现,这是为什么? 岐伯对曰:阴阳异位,更虚更实,更逆更从,或从...
内经直解:第三十篇 阳明脉解
黄帝问曰:足阳明之脉病,恶人与火,闻木音则惕然而惊,钟鼓不为动,闻木音而惊何也?愿闻其故。 黄帝问到:阳明经脉的疾病,厌恶接触人和火,听到木器的声音惶恐而惊惧,对于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所动,听到木器的声音...
内经直解:第三十一篇 热论
黄帝问曰: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,或愈或死,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,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,何也?不知其解,愿闻其故。 黄帝问到:现在的热病患者,都属于伤寒之类,有的康复,有的死亡。死亡的都在六七日之间,康...
内经直解:第三十二篇 刺热
肝热病者,小便先黄,腹痛多卧,身热。热争则狂言及惊,胁满痛,手足躁,不得安卧。庚辛甚,甲乙大汗。气逆则庚辛死。刺足厥阴少阳,其逆则头痛员员,脉引冲头也。 肝脏热病的患者,小便先发黄,腹部疼痛,乏力多卧...
内经直解:第三十三篇 评热病论
黄帝问曰:有病温者,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,不为汗衰,狂言不能食,病名为何? 黄帝问到:有患温病的人,出汗后还会发热而且脉象躁动急促,不因为出汗而减轻,狂言乱语不能进食,病名是什么? 岐伯对曰:病名阴阳交...
5